分享

“口蜜腹剑”说的是哪位唐朝的大宰相,你知道吗?

 谷山居士 2025-02-20
成语:口蜜腹剑
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讽刺一个人两面派,其嘴巴说得好听,而内心险恶,处处想陷害人。
来源: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近义词:两面三刀
反义词:心胸坦荡
造句: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口蜜腹剑的,等到所有人都认识到他的面目时,这个人也就失去了人缘,所以为人还是要坦荡真诚的,人毕竟需要朋友。
历史故事: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玄宗渐渐沉迷于享乐,朝政大权逐渐落入了一个名叫李林甫的宰相手中。李林甫,字林甫,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明伶俐,却也心机深沉。他深知如何在宫廷中生存,因此练就了一身“口蜜腹剑”的本事。
李林甫初入朝堂时,便以谦逊有礼、善于言辞著称。他深知玄宗喜欢听奉承话,便常常在朝堂上大谈治国之道,夸赞玄宗的英明神武。玄宗听后,龙颜大悦,对李林甫的赏识与日俱增,很快便提拔他为宰相。
李林甫深知自己的成功之道,他总是能准确地抓住玄宗的心思,说出玄宗想听的话。有一次,玄宗在朝堂上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担心国家后继无人。李林甫立刻跪下,眼含热泪地说:“陛下圣明,乃天命所归,国家有您,便是百姓之福。陛下春秋正盛,定能长命百岁,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保国家万世长青。”一番话说得玄宗心花怒放,当场赏赐李林甫无数珍宝。
然而,李林甫的奉承背后,却隐藏着锋利的刀刃。他深知朝堂之上,贤能之士众多,若不将他们一一排挤,自己的权位便难以稳固。于是,他开始暗中布局,对那些威胁到他地位的人下手。
李适之是玄宗的亲信,以正直敢言著称。李林甫深知此人对自己威胁极大,便设计陷害他。一日,李林甫找到李适之,神秘兮兮地说:“华山有金矿,开采后可为国家带来巨额财富。”李适之信以为真,便上奏玄宗,建议开采华山金矿。
李适之的奏折呈上后,李林甫却立刻翻脸。他在玄宗面前大放厥词:“华山乃国家龙脉所在,开采金矿,无异于动摇国本。李适之此举,分明是不怀好意,欲陷陛下于不义。”玄宗听后大怒,认为李适之居心叵测,从此对他疏远,李适之最终被迫自尽。
李林甫的权势越来越大,朝堂之上无人能敌。他继续用甜言蜜语讨好玄宗,同时对异己者大加打压。他忌妒才华横溢的宰相张九龄,便在玄宗面前诋毁他,说他“刚愎自用,不识时务”。张九龄因此被罢相,流放岭南。
李林甫的手段越来越狠辣,他提拔了一批阿谀奉承的小人,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然而,他的所作所为终究还是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觉。一天,一位正直的大臣在朝堂上当众指责李林甫:“李林甫口蜜腹剑,表面上对陛下忠心耿耿,实则心怀不轨。陛下若再不醒悟,国家必将陷入危机。”
玄宗听后,心中有所触动,开始对李林甫的行为进行反思。然而,为时已晚。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朝堂之上早已被他搅得乌烟瘴气,国家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