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的相处日渐冲淡了爱意和激情,由习以为常甚至厌倦无聊的柴米油盐所替代,开始不自觉地陷入到对过往青春和爱情的怀念中,留有遗憾的初恋成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和鸿沟,隐忍和痛楚随着最后兰普林决绝的甩开手臂而得以表露和宣泄,又一次感受到了婚姻某种很伤感、很残忍、却又十分现实的“真面目”。两性关系的进与退,就像凹凸相互契合的两种结合,总有一方是需要做出妥协和让步的,当两个人都想活出自我或是不甘心不甘愿的时候,彼此就会演变成矛和盾的关系,成了两根尖刺,毫不留情地刺伤对方的内心。看到后面最触动和唏嘘的是他们之间看似在消逝实际还紧密牵连着彼此的感情纽带。关于男女关系的探讨,就不得不提到最有“经验”的侯麦。片中的男主工作体面,家庭美满,但每到午后还是会忍不住利用闲暇时间幻想新的艳遇和恋爱。直到旧情人的出现,男主面临着真正的情感危机和考验,内心的欲望和道德的束缚间的摇摆与抉择,有意思的是结尾男主及时止损对妻子袒露心扉,换位思考,值得玩味。以小见大,透过十分简约不失细致的手法和深刻的构思,探讨了因人性的劣根性导致的婚姻道德危机。过程仅以滑雪度假的天数和为数不多的场景为界,人物刻画得饱满而自然,疙瘩步步升级,负面情绪层层递进,直至全面宣泄。前后联系与对比,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看完很容易对生活投入一丝警觉性的联想和假设。形式和特点真是亘古不变,吃饭、聊天、喝酒、绕不开的情欲,暧昧不清、逼叨逼叨、慢条斯理,用最朴实讨巧的手法玩转时空结构,这么两段看似平淡无奇的犯困经过,看完一起混在脑子里前后对比品味才有点意思,还是男女间的那点事,看得依旧十分的清醒和透彻,结果的产生取决于态度和个性,片名大有深意,取得太好了。太现实,以至于看得如坐针毡,瞬间觉得当年《泰坦尼克号》的结局未尝不是一种遗憾的“圆满”。语言上的暴力够恐怖,咄咄逼人,一针见血,犀利尖锐的抨击与指责,就像一颗颗穿透胸膛的子弹,伤得人体无完肤。佩服能携手共度一生的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包容和妥协。看完想起了一句歌词: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只想换得一世逍遥。情欲的诱惑扑面而来,爱情起初越美好,往后的落差就会越残忍。从欲火焚身般的难舍难分,到被嫉妒、倦意、厌恨取而代之的互相折磨,最后的相爱相杀,当激情冷却,爱意逝去,要如何维系和巩固关系继续走下去,血缘?责任?一段关系的绚烂与泯灭,不是不爱了,而是人类太贪婪。看到最后突然想到一句老话:智者不入爱河。想到了哈内克的《爱》和芬奇的《消失的爱人》,但最后还是想以这片结尾。相隔十二年,我们基本已经实现了片中的设定,而且进度越来越快,感觉不久的将来两性关系的依托和需求或许会有本质上的改变,但终归人都是极度自私且偏爱作死的生物,无论是虚拟还是现实,孤独始终是人无法消隐的人生底色,重要的是学会好好善待自己。 ——谢谢大家的支持——
——欢迎多多关注和分享!—— 小红书、豆瓣→尉迟上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