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946天。 患儿女,7岁。 因“反复咽痛1年,复发2天”2023.12.11来诊。
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我们看患儿的症状很少,只有咽痛,咽部红,大便干,这个时候往往不太好辨证,我们在分析患儿的舌脉,舌红,点刺,苔白腻,脉细数,有热有湿,从温病的角度去考虑,选择了常用的柴胡达原饮、三仁汤、升降散来治疗。 加入淡竹叶,清热除烦,使湿热从小便而解。 半夏燥湿化痰,于厚朴相配有半夏厚朴汤行气化痰湿的含义。
柴胡 钱半(4.5g),生枳壳 钱半(4.5g),厚朴 钱半(4.5g),青皮 钱半(4.5g),炙甘草 六分(1.8g),黄芩 钱半(4.5g),苦桔梗 一钱(3g),草果 六分(1.8g),槟榔 二钱(6g),荷叶梗 六分(1.8g)。 柴胡达原饮是治疗邪伏膜原的病证,膜原,又名募原。 柴胡达原饮是从吴又可《瘟疫论》卷上的达原饮化裁而来。 组方中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苦泄膜原之郁火也。 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 佐以荷梗透之,使以甘草和之。 可见和解之中兼有开上、畅中、导下之能,共收宣畅三焦、透达募原之功。 虽云达原,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 较之吴氏原方(达原饮),奏功尤捷。
用于湿温初起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症。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
吴鞠通认为此时不宜用汗、下、滋阴等法,应以芳香苦辛,清宣淡渗之法,方可中的。 方中诸药合用,既可轻宣上焦肺气,又可畅通中焦气机,还可渗利下焦湿热,使湿利热清,诸证自解。 由于方中杏仁宣肺气,白蔻仁调中气,生苡仁利下湿,以「三仁」为主药,通利三焦湿热,故称「三仁汤」。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眩晕、胃脘痛、不寐、中风、厥头痛、外感等证,有较好的疗效。
这三首方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师父常常合用,用于治疗温病,湿热盘踞三焦,三焦道路不通,使用清热、温补的方法都不能够获效,只能通过二便而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