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赏 本草记|桔梗 文/敏敏 晨,骑行在公园的小径上, 一直南下,不经意发现,竟有桔梗,且些些桔梗开花了。蓝色的,像铃铛一样的花儿,在晨光中闪耀,非常别致。 春来桔梗嫩苗生,煮食须知味最精。 甘草可将同奏效,荠苨莫使错呼名。 咽喉气下痰俱降,痈痿脓排血自行。 诸品至高难得到,功非舟楫不能成。 ————清.赵瑾叔《本草诗》 从诗中,可知它是常见的中药作物,以其根入药,也可以当菜吃,药食同源的植物。 桔梗的得名与其根有关,李时珍曾言:“此草之根结实而耿直,故名桔梗” 桔梗,俗称“僧帽花”、“铃铛花”、“苦根菜”,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国药典》记载桔梗功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其辛散苦泄性平,宣肺、祛痰力强,凡外邪犯肺,或热毒壅盛所致的咽痛失音,均可使用。其作为引经药,引他药药力上行治胸膈以上病证。 《珍珠囊药性赋》中记载桔梗“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 桔梗能够开提肺气,把气机从下往上拉起来。像气力不够,导致津液下堕的慢性腹泻,往往就需要用到桔梗。 桔梗附方 1、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金匮要略》桔梗汤) 2、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3、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4、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伤寒论》白散) 5、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桔梗、枳壳(炙,去穰)各一两。上锉如米豆大,用水一升半,煎减半,去滓,分二服。(《苏沈良方》枳壳汤) 6、治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 7、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 8、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生姜五片,煎水二杯,成一杯服。此方名"桔梗半夏汤"。 9、咽痛。先服甘草汤,如不愈,再服桔梗汤。 10、虫牙肿痛。用桔梗、薏苡,等分为末,内服。 11、骨槽风(牙龈肿痛)。用桔梗研细,与枣肉调成丸子,如皂角子大。裹棉内,上下牙咬住。常用荆芥煎汤嗽口。 12、眼睛痛,眼发黑。用桔梗一斤、黑牵牛头三两,共研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称"桔梗丸"。 13、鼻血不止。用桔梗研细,加水调匀。每服一茶匙,一天服四次。药中加生犀牛角屑亦可。 14、吐血下血。治法同上。 15、打伤瘀血。用桔梗末,每服少许,米汤送下。 16、中蛊下血(下血如鸡肝色,大量排出,病热很险)。用桔梗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初时须强灌。约七天之后,血止。可吃猪肝汤补身体。药中也可加犀角,用量与桔梗等分。⒅怀孕中恶(心腹突然大痛)。用桔梗一两,锉细,加生姜三片。水一杯煎服。 王景唐经验 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凡慢性腹泻兼肠鸣者,加桔梗效果好。《神农本草经》提到桔梗主肠鸣幽幽,这肠中泻痢,乃清气在下,桔梗能升提清气上达从肠到肺,这样清气不在下,则不飧泻矣。而参苓白术散用桔梗即是此意。 所以朱丹溪曰,痢疾腹痛,乃肺经之气,郁在大肠,以桔梗升提开之。 孟景春经验 桔梗配升麻、柴胡 是补益中气药中的必需配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升陷汤,由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桔梗各4.5克,升麻3克组成。其所以在补气药中加桔梗、柴胡、升麻者,即起了载补气之药上行的功效,从而使下陷之中气上达胸中。 其他如补中益气汤及张景岳的举元煎等,其配伍之意均相似。举元煎由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加升麻组成。其中未用桔梗而用升麻,而其配伍之意相同。 龚士澄经验 朱肱《南阳活人书》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伍以枳壳,取其通肺系利胸膈以下气也。 配旋覆花一味,降气消痰行水,两药提、降并举,则肺气宣利,水饮下行,痰即易咳而咳减,即师《南阳活人书》法也。 膈上不宽加枳桔,这是医家用药的一句心得之言。枳壳配合桔梗,一下一上,一降一升,调理气机,大有转胸中大气之功,这样胸中大气一转,往往痰咳胸痛满胀,随之即消。 桔梗配合旋覆花就能升降胸中痰水, 桔梗也可配合半夏,还能化胃中湿痰。 张书元经验 呕逆慎用桔梗 我初涉医林,即遇一头痛、身困痛、畏冷、轻微腹泻的患者,前医以藿香正气散治之,非但诸证未减,反见呕吐不止。余诊其脉沉细微紧,舌苔薄白而腻。实属夏月感受风寒,内伤生冷之藿香正气散证无疑。再审藿香正气散有桔梗一味,因忆我省著名老中医王慕康老师曾曰:“呕逆上气,桔梗一定慎用!桔梗乃药之舟楫,其性上浮”。今呕逆不止,非桔梗之过乎?乃将原方中之桔梗全部捡出(约9g),力劝将余药以灶心土汤煎服之。服药少许后,果然呕吐大减,继进半碗药汤,病者安然入睡。 桔梗性平,味苦辛,入肺经。能开提肺气,利咽喉,畅胸膈。藿香正气散用桔梗意在利胸膈而散寒宣表,用量较少,如用量较大,则成欲治呕反致吐。王老之言确属经验之谈,验之临床,果不谬也,今以此案为例,以供同道借鉴。 李克绍《中药讲习手记》记载,一肠管蛔虫阻塞患者,濒急危险,经西医检查,即使进行外科手术,亦无把握,于是用杀虫药,使君子、雷丸之品,再加桔梗杏仁,以开提肺气,服后虫下而愈。 桔梗、杏仁能宣降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降得宜,大肠就通达无滞,所以通过开宣肺气,便有疏通肠胃的作用。故而在一些顽固性便秘、病人平时容易郁闷的,稍微加以桔梗杏仁,使诸气不膹郁,大便自然更通利。 《中药学讲义》提到,桔梗可以宣开肺气,而通利二便,用治癃闭便秘。 《神农本草经》曰,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譬如血府逐瘀汤,用枳壳桔梗加到桃红四物汤里头,能够加强胸肋间气机循环,则瘀血如刀刺感消除,又比如参苓白术散,用桔梗升提清气,这样清气在下则生飧泻的状态就被解除了。所以肠鸣幽幽,水湿下注,也因之而消失。又比如天王补心丹里头用桔梗升提气机,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所以心悸不安,这时除了安神,用枣仁、柏子仁外,尚需要提气上达,使气壮则惊恐自去。 桔梗性升散,需要注意的是,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用量过大易出致恶心呕吐。 桔梗食疗: 桔梗甘草茶 材料:桔梗,甘草各100克。 做法:将两者共制为末,细筛分包,每包10克,备泡茶用。 功效:具有化痰止咳,宣肺降气的功效。 桔梗茶 材料:桔梗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桔梗择净,放入茶杯中,纳入蜂蜜,冲入沸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 功效:化痰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咽痒不适、干咳等人群 桔梗百部萝卜汤 材料:桔梗6克,百部10克,白萝卜1个,生姜3块。 做法:将桔梗,百部,白萝卜,生姜片置于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去渣,加入蜂蜜,趁热代茶饮用。 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大便干燥,小便发黄,食欲缺乏等“上火”症。 沙参桔梗炖鹌鹑 材料:鹌鹑1只,桔梗6克,沙参1条,高汤,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鹌鹑宰杀,洗净,入沸水锅焯净血水,桔梗用温开水泡发,沙参涨发,洗净待用。将原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高汤,大火煮沸,转小火炖2小时,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润肺开胃,止咳化痰。适用于咳嗽咽痛,食欲缺乏者食用。 桔梗粥 材料:桔梗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桔梗择净,入锅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剂。 功效: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干咳难咯等人群。 拌桔梗 材料:干桔梗100~200克,生姜1块,大蒜1~3瓣,葱白2枝,食盐、红辣椒粉、白糖、熟芝麻适量。 做法:将干桔梗在冷水中泡3~8个小时至雪白膨胀,清水洗净,加盐大量用手用力搓揉约10分钟,用清水反复冲洗至盐味将尽,控干水,纵向切成细条;生姜、大蒜去皮洗净剁细,葱白洗净切段;加红辣椒粉,盐适量,剁好的姜蒜,白糖2~3勺搅拌后倒在桔梗上,加入葱白,熟白芝麻,搅拌均匀,在冰箱冷藏室中放1~2小时即可。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桔梗牛杂汤 材料:金钱肚200克,桔梗100克,萝卜80克,蕨菜、黄豆芽各30克,葱、姜末各少许。调料胡椒粉适量,酱油1小匙,蒜泥1/2大匙,色拉油2大匙。 做法:将金钱肚洗净切条,下入沸水中轻焯,捞出冲凉备用.将桔梗洗净,放入容器内浸泡至软撕条。萝卜去皮切块,蕨菜去老根洗净切段。锅中加2大匙色拉油烧热,加葱姜末,料酒、酱油、桔梗、金钱肚炒至上色,然后倒入清水杯放入蕨菜,黄豆芽、萝卜煮10分钟,下入胡椒粉调匀入味即可。 功效:《桔梗牛杂汤》是从医圣张仲景的古方《桔梗汤》演化而来的。《桔梗牛杂汤》可以起到去除风邪宣发肺气的作用,尤其适合经常吸烟的人来预防肺癌。
本草记 | 远志(39) 本草记 | 合欢(221) (16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