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甲叙略小引

 红香圃 2025-02-22 发布于河南

花甲叙略小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三国时的风流人物曹操慨叹人生苦短的诗句,令后世多少人唏嘘心惊。而孔子站在河边的太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更是随波东逝,感动了二千多年的迁客骚人。

一个人来到这世上,想干成个事儿难之又难。谚云,三十不学艺,四十不换妻,五十不起屋,六十不置地,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留宿。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这样的,青年时期发愤读书,三十成家立业了,人生就有了成就事业的基石。一过四十,艰辛倍历,五十岁后,匆匆老之将至。此时如果一事无成,之后唯有一生潦倒了。张爱玲急吼吼的喊道,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作为一个人平平平凡凡度过一生也好,轰轰烈烈干了一番事业也罢,到了都是一个土馒头。但是人过留声,雁过留影。生而为人,又认得俩字,把自己一生的梦幻经历记录下来,编为一集,留下人生的痕迹,总是应该的吧,故我是写回忆录的赞成派。

鲁迅曾多次表示反对写回忆录,认为经历太过平凡。世间普普通通的人都写回忆录,回忆录就多的盛不下了。钱钟书也反对写回忆录,他说,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一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我自知意志软弱,经受不起这种创造性记忆的诱惑,干脆不来什么缅怀和回想了。又说一个作家不是一只狗,一只狗拉了屎撒了尿之后,走回头时会找自己留下的痕迹闻一闻,至少我不想那样做。他还说,回忆是最靠不住的,一个人在创作时的想象往往贫薄可怜,到回忆时,他的想象力常常丰富离奇得惊人。而赞成写回忆录的也大有人在,胡适就赞成写回忆录。我赞成胡适的主张,人还是应该写回忆录的。胡适还亲自操刀,给登门拜访有赠画的齐白石立传,成就了一段文艺界的佳话。何频说,为齐白石老人作传,在胡适看来是自己笔墨生涯里的一桩风雅事。齐白石请胡适为他作传也不是偶然的,似乎觉得只有自己的画还不够,还要借同时代文豪的生花妙笔才可以交相辉映,青史留名。

我对于金庸说的,人来到世上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极为赞许,一个来世上一遭,就是干事的。用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一生的时光,务着一件事干。干成了,也不虚度此生;干不成也努力了,尝试了,并无人生遗憾,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人生苦短,如梦如幻。枕头才摸着,梦尚未醒,天可亮了。

用何种方法对抗东逝水一般的时间呢?惟有学学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的勤恳劲儿,埋头苦干。要想干成个事儿,非用狠劲横劲韧劲钻劲不可,否则不能见功。惟其如此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成一二件利人利己的事,也算干一番三不朽的事业了。做不到丹心照汗青,起码不负此生,不负韶华。

我活过,我无悔。 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二日下午于绿竹斋杨连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