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往事(369):宰相,时来则为之

 zd山笑 2025-02-22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61)

李隆基第三任首相张嘉贞,属于姚崇一类的行政高手。史称其'断决敏速,善于敷奏’,不但办事利索,而且汇报工作到位。同时也讲了缺点:'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性格急躁,肚量不够大。

这里讲肚量不大,不是对一般干部,因为他的传记另有一段评论:'性简疏,与人不疑,内旷如也。有嗜进者,汲引之,能以恩终始。’用人不疑、心胸开阔,对积极要求进步的干部,始终关心提携。

那是对谁不宽容?主要是高级干部。史书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前面提到的姜皎。姜皎是李隆基铁杆,后面犯了错误,原因是嘴巴不严,把皇后失宠的情况透露出去。李隆基大怒,要处理他,这时候张嘉贞落井下石,给他判了打六十大板,然后流放,大概打得比较重,或者贵体骄弱,走到半路就翘了辫子。

第二次是广州都督裴伷先,就是裴炎那个多灾多难的侄子。当年他被武则天打了一百大板流放岭南,那时才十七岁,身板好扛住了,就这样,还一路躺着养伤。这次不知又犯什么错误,要处理他。张嘉贞再次提出打板子,另外一个宰相张说反对,说高级干部要照顾面子,该杀则杀,不能当众羞辱,这样裴伷先才免于杖刑。

大概因为这两件事,大家给了张嘉贞一个缺少宰相气度的评价。当时他和张说就有一番争论:

嘉贞不悦,退谓说曰:'何论事之深也!’说曰:'宰相,时来则为之。若国之大臣皆可笞辱,但恐行及吾辈。吾此言非为伷先,乃为天下士君子也。’嘉贞无以应。

从皇上那里出来,张嘉贞很不高兴,说老张你干嘛跟我作对,话那么多呢?张说反驳:老张啊,我们运气好当宰相,今天打这个板子,明天打那个板子,哪天搞不好打到自己头上,此风断不可长!

表面看,这是个具体事情的分歧,实际背后隐藏着权力之争,讲白了,张说想争这个首相的位置。

张说资格老,从前是张嘉贞的领导,他当副部长(兵部侍郎)张嘉贞才副司长(员外郎),现在反而爬到自己头上,能甘心吗?而且张说一贯鬼点子多,他虽然搞不过鬼点子最多的姚崇,但对付一个'性简疏、内旷如’的张嘉贞,还是不在话下的。

开元八年(720年)正月,张嘉贞代替宋璟为相,到开元十一年正月,被免去宰相职务。罢相的原因,是被张说忽悠了。

张嘉贞有个弟弟叫张嘉祐,两人感情很好,张嘉贞曾专门找皇上给他谋了个好位置。张嘉祐能力也不错,后来做到禁军将军,'兄弟并居将相之位,甚为时人所畏惮。’其实这里面就暗藏风险了。

'十一年,嘉祐赃污事发’,有人告发张嘉祐贪污。张说瞅准机会下手了。

'说怵嘉贞素服待罪’,这个'怵’字用得传神,就是吓唬张嘉贞。能怎么吓唬呢?无非领导正在气头上,你暂时避一避,等情况缓和了再说,等等。张嘉贞果然上当,脱掉官服表示请罪,在外面等候处理。

张说这是个老招术,叫'领导隔离法’——把对手和领导隔离开。因为很多事情,人在不在场,效果完全不一样,经历过的都懂。

张说真实怎么跟皇上说的不知道,只知道结果:'(嘉贞)不谒,遂出为幽州刺史。’张嘉贞失掉跟皇上沟通的机会,直接被发配出京。一个月后,'以张说兼中书令’,成为李隆基第四任首相。

张嘉贞这时才知道上当,“惋恨,谓人曰:'中书令幸有二员,何相迫之甚也!’”说明明有两个中书令编制,你张说又不是没机会,干嘛这样子坑人呢?

张嘉贞被算计,气愤是正常的,但拿中书令说事就不对了。张说是为了那个中书令吗?他是要把张嘉贞挤走,才好当宰相里的头啊。

张说开元元年罢相,十年后,终于重返中书令岗位。

张说虽然搞小动作上台,但他能当这个首相,主要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实实在在干了些大事业。

第一有军功。

张说被姚崇挤出朝廷后,当过幽州都督,又接替张嘉贞当天兵军团司令(天兵军大使)。在天兵军任上,某次面临紧急情况,他带几十个人冒险深入突厥部落,安抚人心,稳定了局势。开元九年,河套地区一个叫康待宾的胡人聚众叛乱,南下侵扰党项部落,张说配合朔方兵团围剿,取得大胜,而且战后维稳建设搞得不错。因为这些功劳,当年九月,他被提作宰相兼国防部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才有后边和张嘉贞的同朝共事。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刚回宰相班子,他主要负责还是军事方面。姚宋罢相后,李隆基加快了军事扩张的步伐,整军备战,新设了一些兵团和节度使。开元十年,'以张说兼知朔方军节度使,巡边。

这次巡视,刚好碰上康待宾余党复叛,在张说指挥下,叛乱顺利平定,'徙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州,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把这帮人从河套强制搬迁到中原地区。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办完这件事,张说提了个建议:

'先是,缘边戍兵常六十余万,说以时无强寇,奏罢二十余万使还农。

一家伙裁掉三分之一的边防军。李隆基开始还犹豫,张说说我在边防多年,前线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兵,都是被将帅拿去当作资本,陛下放心裁军,我拿全家老小担保,出不了事,这样李隆基才答应。

除了战功,张说真正的强项,在文化建设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