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知行 中医李知行 2025年02月21日 20:01 广东 文/中医李知行 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每到换季,总有一群“小咳嗽精”上线——孩子咳得小脸通红,白天玩不痛快,夜里睡不安稳。吃遍了止咳糖浆、做完了雾化,一查竟是过敏性咳嗽!别慌,深圳市中医院的院内“明星制剂”小儿疏风止咳颗粒,或许能成为你家的“止咳救星”。今天,就让我们掀开这包中药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如何化身“呼吸道巡逻队”,赶走烦人的过敏咳! 过敏性咳嗽:身体里的“警报器”失灵了! 过敏性咳嗽就像身体装了个敏感的小警报,一碰到花粉、尘螨甚至冷空气,就“滴滴”乱响——支气管收缩、黏膜水肿,孩子咳个不停,但肺部检查却显示“一切正常”。这种咳嗽常被误认为感冒,但吃抗生素无效,反而可能越拖越久! 典型症状识别: 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 夜间或清晨加重,运动后更明显 持续超过1个月,反复发作 常伴过敏体质(如湿疹、鼻炎) 小儿疏风止咳颗粒:中医智慧打造的“抗咳特工队” 这包小小的颗粒,凝聚了中医“疏风解表、止咳平喘”的千年智慧。它的配方像一支分工明确的“特工小队”: 疏风先锋(如防风、荆芥) 任务:驱散外邪,阻断过敏原引发的“风邪入侵”。 止咳主力(如桔梗、杏仁) 任务:宣肺化痰,把卡在喉咙的“痒痒虫”清理干净。 抗敏后援(如黄芩、甘草) 任务:清热抗炎,平息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为何选择院内制剂? 深圳市中医院根据岭南地区湿热多风的气候特点,调整经典古方,在方中加入茯苓、陈皮、麦芽、神曲、山楂等健脾消食药,使药性更温和,更适合儿童娇嫩的体质,既止咳又护脾,避免“按下咳嗽,伤了胃口”。 实战指南:这样用,效果翻倍! 风邪袭肺型过敏咳:咳嗽声轻、咽痒如羽毛扫过、遇风加重。 兼有内热:舌苔薄黄、大便偏干、夜间烦躁。 服药期间忌冷饮、油炸食品,以免“拖后腿”。 搭配小妙招 药浴助攻:用艾叶+紫苏叶煮水泡脚,驱寒疏风。 穴位按摩:每天按揉孩子的大椎穴(颈部凸起下方)、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旁),每侧3分钟。 真实案例:从“咳不停”到“安心睡” 6岁的乐乐连续咳嗽两个月,夜间尤其严重,被诊断为过敏性咳嗽。服用西药后嗜睡乏力,改用小儿疏风止咳颗粒,配合每周两次药浴,7天后咳嗽频率减少80%,胃口也恢复了!医生提醒:“中药起效虽慢,但能调节体质,减少复发”。 让咳嗽不再是童年的“背景音” 小儿疏风止咳颗粒不是“魔法药”,但它用温和的方式,帮孩子重建呼吸道的防御屏障。对抗过敏咳,需要“中药+护理+耐心”的组合拳。下次孩子再咳嗽,不妨带上这份攻略,和中医一起,给身体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回应吧! 该药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润肺利咽。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咽痛等症。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二岁以上一次1袋,一日3次;二岁以下减半或遵医嘱。小儿疏风止咳颗粒虽然以小儿命名,成人对症使用,效果也是杠杠的。 用药前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盲目跟风哦!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为科普中医所用,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