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准: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压,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 【超声评估一般针对肺动脉收缩压】 首先,当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狭窄、梗阻或室缺时,三尖瓣反流压差绝对不能反应肺动脉压。一、无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狭窄、梗阻,无室缺,无动脉导管未闭时:【个人经验:通过三尖瓣反流评估肺高压往往高估。右房压到底怎么评估?】 右房不大,下腔<2.1cm,下腔静脉呼吸塌陷率>50%,把右房压当2mmHg; 右房稍大,下腔<2.1cm,下腔静脉呼吸塌陷率>50%,把右房压当5mmHg; 右房增大,下腔<2.1cm,下腔静脉呼吸塌陷率>50%,把右房压当8mmHg; 右房增大,下腔>2.1cm,下腔静脉呼吸塌陷率>50%,把右房压当10mmHg; 右房扩大,下腔>2.1cm,下腔静脉呼吸塌陷率<50%,把右房压当15mmHg。 【实际上,超声评估肺动脉高压也只是定性+半定量,做不到100%准确,指南也只是建议“肺高压低度/中度/高度可能”。所以,稍微评高了一点/评低了一点,影响不大。只要告知了临床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临床医生会结合病情判断,也会做进一步检查,所以,右房压到底该怎么算,不用过于纠结】肺动脉平均圧=肺动脉瓣舒张早期峰值反流压差 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瓣舒张晚期反流压差+右房压

三、室缺时:【无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狭窄、梗阻】。 室缺为收缩期左向右分流时: 肺动脉收缩压≈右室收缩压=左室收缩压-室缺左向右分流压差≈肱动脉收缩压-室缺左向右分流压差 【左室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即为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成人90-140mmHg,儿童80-120mmHg)】 室缺为收缩期右向左分流时: 肺动脉收缩压≈右室收缩压=左室收缩压+室缺右向左分流压差≈肱动脉收缩压+室缺右向左分流压差 室缺收缩期双向分流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就用第一个公式;右向左明显,就用第二个公式。
四、动脉导管未闭PDA时:【无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狭窄、梗阻】。 PDA收缩期左向右分流时:肺动脉收缩压=降主动脉收缩压-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压差=肱动脉收缩压-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压差 PDA收缩期右向左分流时:肺动脉收缩压=降主动脉收缩压+动脉导管未闭右向左分流压差=肱动脉收缩压+动脉导管未闭右向左分流压差 PDA收缩期双向分流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就用第一个公式;右向左明显,就用第二个公式。

一些数据: 右房舒张压:正常值0-8 mmHg,均值4mmHg; 右房收缩压:正常值15-28 mmHg,均值24mmHg; 右房平均圧≤6 mmHg。 肺动脉收缩压正常:15~30mmHg 肺动脉舒张压正常:6~10mmHg 肺动脉平均压正常:12~16mmHg=1/3肺动脉收缩压+2/3肺动脉舒张压 
不管分类有多复杂,超声掌握上文几点就够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