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自己规划人生

 人生如玩游戏 2025-03-10

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打算学什么专业?”大人常常把这类问题抛向孩子和即将上大学的学生,然后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不同的反应,或面露喜色,或满腹狐疑、眉头紧蹙。即使根本不了解他们,我们也很肯定哪些追求对他们有价值,哪些没前途。

在这个世界上,你要决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打算做什么事。到你自己内心去寻找线索,看看什么对你来说是真正重要的,允许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做那样的事。

使命感对于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满足至关重要。使命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的“终极关切”,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或说人生目标,这些问题就有了终极答案:“我为什么做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

有意义的工作能“提供个人意义,反映你是谁以及你的兴趣是什么,允许你凭自己的天赋帮助他人,经济上允许你过上理想的生活”。“有意义的工作”与“平庸的工作”相反,后者可以让你支付账单、打发时间,但不符合个人价值观,可能使你实现经济上的成功,但“不属于你为世界做出的独特贡献”

忘记你认为“每个人”都希望你学习的东西,或者应该从事的职业,学习你所喜爱的东西,其他的自会水到渠成。

上中学之前,大多数孩子在发育上还没有形成反思自我和思考未来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思考人生目标的先决条件。所以,作为父母,无论你多么希望促进孩子对自我的了解,从而形成极为重要的目标感,在他们达到能够“自我反思”的发育阶段之前,就是做不到,尽管这也因人而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你的任务是观察,看他们是哪种人,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看他们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就去培养他们的那份兴趣。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厘清选择,琢磨孩子的才能和兴趣如何与当今世界的机遇和需要相匹配。父母可以支持孩子自行探索各种目标方向,并为他们发现可能的目标开放更多的潜在资源。在做这些事情时,父母处于配角地位,而不是主角,因为这出戏的舞台中心属于孩子。父母最有效的帮助是间接的,但也是无价的。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允许创意,允许试验,让他们追随自己的内心。”

身为父母,我们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形成目标感、使命感和激情,而不是热衷于为他们制定道路?

1.接受这一点:这不是你的事,是孩子自己的事。

抛开你对成功职业的定义,别去想跟别人说起孩子时,什么能让你感到骄傲,或者你一直认为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孩子做什么事。这可不是小事一桩,它要求你在根本上信守这样的观念:他们的生活与你无关。许多父母为此纠结,但你必须做到这一点。把你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区分开,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你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2.注意观察孩子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擅长什么、喜欢什么。

这是你孩子宝贵而独特的生命的展现,他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孩子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相关的线索无处不在。例如,他们对哪些功课有学习热情,喜欢兴致勃勃地讨论,并且在遇到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他们爱读哪些类型的书籍和杂志?他们会在什么时候表现出好奇、爱问问题、兴致盎然?会对什么事情投入,你拖都拖不走?又会为什么事情烦恼?关心什么样的不公?

也要注意孩子喜欢介入世界的方式。他喜欢与人交往吗?善于组织工作吗?擅长解决问题吗?能说出大局吗?是否对每一个小细节都感兴趣?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喜欢了解很多信息吗?是数字型的人吗?是交际高手吗?是否热衷竞争?善于说服别人吗?喜欢动手做东西吗?喜欢帮助别人吗?

一旦技能和激情相结合,孩子就大有机会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将体验到“心流”,这时,他们面临的挑战略高于他们的能力水平,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动力,他们会对自己及自己做出的贡献感觉良好。即使你并不完全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但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才是最重要的。

3.借用诊断工具进行探索。

优势”指那些能让你充满活力的存在方式,如果加以利用和磨炼,就能导向专业上的成功。通过克利夫顿优势识别测试(Strengths Findertest),可以从盖洛普研究人员归纳的34种天赋或能力中,了解自己的前5项优势。

父母们可能会发现克利夫顿的优势识别测试是一个有趣而实用的工具,可以借此深入了解一下孩子该如何找到有意义和有目标感的工作。这个测试适合15岁以上的人群。类似的工具还有斯特朗兴趣量表(Strong Interest Inventory)及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斯特朗兴趣量表会根据个人兴趣匹配可能的职业,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一个人希望在世界上发挥什么作用,以及认为有价值的职业类型。对于年龄较小、10~14岁的孩子来说,“优势运动”为他们提供优势探索测试

4.感兴趣、愿帮忙。

当发现孩子的兴趣火花时,家长可以起到很好的“煽风点火”作用,帮助孩子和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以及他们希望如何发展。家庭晚餐谈话是发现火花和煽风点火的好时机。谈谈他们白天的情况,问问他们在学校时或者放学后,什么事情最令他们感到愉快,以及原因所在。持续提问,触及他们愉快经历的核心,要抑制自己给出答案或做出假设的冲动。一旦了解到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可以支持他们,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发展兴趣的学校活动、夏令营及训练项目。

5.知道何时推进、何时撤退。

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浪费才华,也不希望孩子在学习乐器之类的东西时,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在确定某项特定追求值得付出极大努力、大量时间乃至金钱之前,我们需要从孩子那里寻找线索,看他们是否真的有兴趣。如果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展现出天赋,有浓厚的兴趣,那无论如何都要尽量支持。如果孩子缺乏兴趣,那就等于亮起了红灯,警示你,不管多有天赋,他们并不愿意为之付出毕生精力。如果你不管不顾照样推动,不管他们多么“成功”,或者你可以多么骄傲地说他们成功了,他们最后可能还是会非常怨恨你。

6.帮他们找导师。

除父母外,有远大目标的青年几乎都有导师。导师对年轻人的人生目标追求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为孩子引荐同一条道路上的先行者,请他们做孩子的导师,这也是一种煽风点火的方式,这些人有助于深化和强化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成年人可以为他们充当极好的榜样,向孩子示范如何过有意义和有目标的生活。

说到和大人交谈,几乎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感到紧张,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乐意回答这个简单而有思想的问题:“你好像很喜欢你的工作,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这是你想做的事?又是怎么知道的?”这个问题很简单,却能很好地开启谈话,每个孩子都可以用它向成年人发起提问。

7.让他们为即将到来的艰苦工作做好准备。

相信自己、拥有梦想的确很重要,但问题的另一半是艰苦的工作,舍此别无他途。过分赞美孩子,把他们做的每件事都说成是“伟大”或“完美”,那就给了他们一种错觉,他们不了解等有一天进入了真实世界,实现目标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给孩子真实的评价和建设性的反馈意见非常重要。

为此,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取得成功需要有所付出,包括勤奋、人际关系上的联系、毅力、抗挫力,还要加上一点好运。要让他们记住,为了真正精通一件事,必须持之以恒,同时也要给他们诚实、坦率的意见反馈。我们必须给他们分享我们知道的外面世界存在的挑战和局限,不是要阻碍他们,也不是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蠢,而是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知道要想梦想成真,必须付出努力。

8.别为他们做太多。

如果孩子的兴趣令你兴奋,你可能想为他们做很多事,以便积极推动他们前进。但孩子必须自己掌握方向盘,无论那是什么事,都得由他们自己去完成。

9.拥有你自己的目标。

这要求父母将“自我”置于突出位置上。孩子经常听到我们怨天尤人。跟孩子说说工作为什么吸引你,而不是为什么令你感到厌倦。你从工作中感受到了意义和目的吗?如果是,原因何在?你从中得到了个人成长吗?你对别人有帮助吗?你是服务社区,还是在为广大社会做贡献?为维持家人的安全和温饱而出外谋生,你感到自豪吗?你的工作是一种自我体现吗?告诉孩子工作带给你的意义和目标感。如果你是全职家长,告诉孩子你为什么喜欢抚养他及经营家庭;如果你外出上班,就谈谈当天工作中有意义的事情。如今的孩子普遍涉猎广泛,却成了半吊子,他们对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缺乏深度。要想获得深度,需要他们对一件事情真正感兴趣,并且要有时间,以及进一步追求的意愿。如果你帮助他们了解你是如何成为一个有目标的人的,那就会激励他们产生同样的愿望。

读到这里时,如果你像很多身处职业生涯中期的人一样,觉得目前赖以谋生的工作并没有带给自己多少满足感,那也可以实话告诉孩子。不要过于悲观,你不希望他们担心你饭碗不保、家庭生活因此受到干扰,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将来真正想做的事情。无论你将来想做什么,把你的计划告诉他,让他感觉到你对那件事的热情,看到你为实现梦想做出的努力,并为你感到欢欣鼓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