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赣州:江南第一石窟 - 通天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若静云 2025-03-16 发布于福建

通天岩位于江西赣州市西北郊,距离市区大约二十多公里,是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天岩石窟最早开凿于唐朝,至今保留了唐代以来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以来的石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一早从市区打车过去,淡季门票30元。

可能是淡季,又是早晨,景区内游客很少,只有在大门口遇到几个,后来沿途就很少再遇到人。

这是王阳明雕像。明正德十一至十四年(1516-1519年)王阳明在赣州当官,期间曾在通天岩结庐讲学。

沿着叠水瀑布往上爬

通天岩属于丹霞地貌,据《赣州府志》记载,这里“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故得名“通天岩”。仰头看红色崖壁,感觉形容得很贴切。

通天岩石窟早在于1988年就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当牛。[赞]

台阶右侧有个岔道是通往“观心岩”的,我们沿着指示牌走了一段路到达“观心岩”。石洞非常大,里面有几尊雕像,都是真人比例,但看起来特别小。

“观心岩”是当年王阳明讲学的地方。他发现这里的天然洞穴能遮风避雨,大洞套小洞,于是就在这里结庐讲学。

原路返回,来到“忘归岩”。这里有个天然的穿洞,仿佛崖壁开了一扇门,夏天凉风习习,令人流连忘返,故得名。

这里的崖壁上有非常多石刻

离开“忘归岩”继续前行,来到“阳明学堂”。时间太早还没开门,学堂旁边有“江南第一石窟”照壁。

继续往前来到“龙虎岩”。这里的崖壁上留有宋代的龙树菩萨、金龙和双虎塑像,故得名。

中间的龙树菩萨

旁边的两只虎

“龙虎岩”有大大小小39品摩崖石刻

没有游人打扰,可以看得很仔细。

继续往前来到“广福禅寺”。

远远可见崖壁上开凿于唐代的石龛造像

来张近景

通天岩自古以来就很受文人隐士青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路过虔州(即赣州)时,就曾经到通天岩拜访隐居于此的赣州名士阳孝本。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并种下一株苏铁。如今阳公祠前的这株千年铁树还长得生机勃勃,年年开花。

这里还有个神秘的“藏经洞”

我俩弓着腰进入,沿途弯弯绕绕的。

来到一面积较大的洞窟,后方还有一条小道,但必须弓着身前行。也不知这条密道通往哪里,要走多远,外人能不能进入。庙里没有见到人,洞里更是一派寂静,我有一点幽闭恐惧,还是原路返回吧。[捂脸]

走到门口遇到一位大叔,问过后才得知这条密道有个出口,在庙的另外一侧,我很好奇,又专程过去探了一下。[笑哭]

继续往前,来到“翠微岩”,这里是当年阳孝本的隐居处,有众多南宋的造像和摩崖题刻。

这些造像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大部分都风化得比较厉害。

尽管洞窟上方有加盖了一小段遮雨条,但造像还是抵御不了雨水的冲刷,看了很心疼。

比较糟糕的是造像大都褪色了,不知是出于保护还是美观,竟然在造像上涂抹了一层橙黄色颜料。色彩鲜艳不说,还涂抹得很粗糙难看。

某些低水平的修复措施貌似保护文物,实则是在破坏文物。

依依不舍离开“翠微岩”,再往前走,途径“钱源”。

不远处就是“普同塔”

普同塔”建于1929年,是广福寺的一座墓塔。

一直往前走,来到“卧佛”处。

这尊卧佛是新雕刻的,不知为何佛像呈左侧卧。

再往前是“千佛洞”,也是新开凿的。

内有“西岩寺”以及众多新开凿的石窟造像

游览完千佛洞后,人文景观线路基本结束,可以继续走到“玉带桥”后返回大门。由于“通天岩”景区的路标不太清晰,沿途都找不到人问路,我们决定原路返回,这样可以避免绕一大圈,同时也节省时间,返回市区吃午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