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宜忌 | 感冒虽小也勿忽视,远离春分健康误区

 凤凰杏林学堂 2025-03-19 发布于江苏

文末有福利,快乐学习好帮手

蓝字关注我们  中医知识不迷路

春分

Spring Equinox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分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

俗话说: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春季多风,春风虽然不像冬风那么凛冽,但风邪伤人多从皮毛肌腠而入,易伤及头面、咽喉、肌表等属阳的部位,能够让人腠理疏松,而致汗出。而且风邪所致的疾病发病迅速,病位游移,传变快,更能鼓动其他邪气一起侵袭人体。

所以,春分时节,即使是小小的感冒,也是不能忽视的

感冒小勿忽视

CHUN FEN

2025.03.20

 

大热大寒

春分时节,和煦的阳光带来温暖的感觉,尤其容易让人忽视,寒冬其实并没走远,虽然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仍较大,且时不时就会有寒流侵袭,冷暖交替频繁,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

中医认为,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上升,毛孔逐渐从冬季的闭合状态转为开张。此时,人体的防御功能相对较弱,如果不注意保暖,或者过暖导致出汗,容易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

风寒之邪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从而引发感冒。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外邪侵袭首先影响肺卫,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

“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尤其是老人及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流感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平时可以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久坐不动

只要人体正气防御力足够强,即使风邪入侵,也不一定会感冒,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与之相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春季是季节交替的时期,人体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处于调整状态,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很多人会延续冬日怕冷不爱活动的生活习惯,久坐不动,长时间待在室内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感冒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的

春分时节,春气调和,万物新生,宜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以呼吸自然界的清新空气,感受万物生发的盎然生机,悦情怡性,陶冶心境,舒缓筋骨,吐故纳新。

春季运动应采取有助于阳气升发、增强脏腑功能的方式,如散步、踏青、放风筝、打太极拳等。

偏食

春分节气,不仅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饮食上也要“以平为期”注意阴阳寒热的均衡,忌偏食。饮食应寒热均衡、冷暖适中,宜清补不宜重补。

可多吃姜、葱、荞麦、韭菜、淮山药、枸杞子、土豆、卷心菜、鸡肉、鲤鱼、鲫鱼等,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食物。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以增强免疫力,提升人体自身的正气。同时,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免疫力。

阳气不足

春分时节,昼夜平分,自然界阴气阳气各一半,寒热交争,天气变化频繁,人体容易出现阴阳失和,疾病趁虚而入。此时平衡阴阳侧重于“补其不足”,调养上以补阳为主,秉承春季养阳”的特点,顺应自然。

至阳穴

至阳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至阳穴在背部,是补阳气的最佳穴位

按揉至阳穴有振奋全身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日常每天可用指腹按揉至阳穴,并配合点按,但因这个穴位在后背,故常需他人帮助或借助工具按摩。

操作者可微微握紧拳头,将拇指顶在至阳穴上,稍用力按揉,以有微微的酸痛感为宜,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一天可操作多次。此外,平时怕冷、感觉背部冰凉的人,还可以在至阳穴上施灸,每次灸20分钟左右。

春分,平调阴阳,以和为贵,以平为期。春季本就是感冒的高发期,小小的感冒,如果不重视,会演变成更加严重的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起居,增强体质,避免外邪侵袭

如果不慎感冒,一定要重视起来,根据感冒的类型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合理的预防和调理,可以有效减少春季感冒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