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老房东家的缘

 乡风儒语 2025-03-20 发布于江苏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编    者    微    语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世事春秋长。本公号有许多笔客,有颇有名气的大家,有学者、教授和资深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有同仁诗友与作家,亦有普通却又不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周兰芳老师就属于这样一位普通却又不一般者。一直关注本公号的老读者对她应是很熟悉的。周老师是一位退休的数学老师,是笔者的老乡和同仁。她虽是数学老师,却爱好文学,爱好写作。她身体不好,退休后,她以坚强的意志边与病魔做斗争,边学演奏钢琴,同时还拿起笔记下教学生涯与人生往事的许多感人的片段。她的精神常令编者敬佩肃然,故为其编发了不少文章。不久前,本公号发表了她的笔记散文《门前那棵高大的皂角树(续篇)》和《我的小脚婆婆》、《我的小舅舅》;近日,她又给本编发来新作《我与老房东家的缘》,一如既往,她的文字极为朴实,看她的文章,就像在听农村大妈唠嗑一般,自然而颇接地气,故特将其新作编发于此。

图片

我与老东家的缘

周兰芳

是缘,相识是,历经沧桑,终身难忘。有缘相遇,有情能重逢;生经历多了,故事不少面我要说的故事,是的一,记载着人间大爱。

1972年秋,泰兴县组建第二批作组,被录,参加一支驻中马甸的作队。作队中只有一个人是队员,其都是男是老青三结合。有两个人与我同为参加过一期工作队的老队员。其都是新面孔,来自不的乡镇,不同的行这次工作组的工作任务是,村抓命,促生产,整顿各队的财务账目及大队生产队的政务工作

我们工作组的人员都分派到各生产队,一人管一生产队。吃饭集中于一个小食堂,有专人水煮饭。住宿有集中的,也有散于的。我分管中甸队,但住宿在中甸二队。什么不住在第队?原因很简单,队没有适的户可以居住,二队有,所以导就物实个好人家,让来。就是近一年,由此东也就结下了不缘。

中马甸大队,地处古侧,西东侧,相隔约一里。古大桥南侧也有人家大队,大概是甸一队。宿位于古边,泰马公路的东。是庄上富甸刘姓占多数,所以,这家也姓

刘家共有前后两进六间中间是天井,种了花草若干。门是一大的晒谷东西走向的宽阔的大路,大路南边是散散落落的不是紧挨着的户。再向南约二百是古。刘家的西是一条村间小路,路西边还有其他几户人家再向西边仅隔一条人工沟就是泰马公路。泰马西、六生产队。刘家姓人家,他算是居庄中的位置。刘家的北边是一大的开地,有棵大的银杏树,都是百以上大古,夏天是天然的纳凉好地方。再向北就是中马小学中学了

么好的环境和住,可家里只有两成年妇女一女二男三。两个男有十多,是弟俩,大的叫大跃,的叫玉。女孩是个少女,正读高中,是男孩的亲姐姐,叫兰。一个妇女是五十多,在我到来之前就不里,是住到嫁出去的儿家。她住的进西房已空出两年多,正,队就安排住宿

唯一女主人,中等材,短发,小圆脸,一双杏仁眼,整天笑眯眯,乐欢欢,爽快利落,说话速,嗓音润。她热情好客,是好人,更是村的女强人。大家都“三妈”,也就随大家叫“三”。               

     

一长,妈那里得知,她有老弟三,老大年在外干事,已在泰城里落户;老二也早在解放前就去当兵,后来成为队中军医干,多年与失去联系。而家里还有他的结发妻子。解放后,老二已在部队重新找妻子,结婚生子,老家里的妻子合法手续,房子就留给。二妈没再婚是在老房子女儿扶养成,而后出嫁说,这的丈夫,老三也是干人,据说是在泰兴文广局任职,住进她后,有回家我见次,并交了家常自报家门,他,他我父亲,或还与我大舅舅。这样一来,系就走近一步。

,待我如同女儿一样,问寒问暖,拉家常,亲如一家。有时早上起来,三早饭后,对说,周啊,天就不到队去吃饭啦,做了你的早饭,里吃了再去队。(队部设在第六生产队)我说!我也将你当妈妈了,将这儿当自己家了。有时雨天,三也不让我去到队吃饭,就在家吃顺便饭。三妈她每天都给我烧,放到我的间里,说,你可喝,也可以当洗漱水。说话,孤身一人在外,遇到样的好人,是份,也是缘分啊。到了久违

地善良,热情好客。不仅仅是对作组的队员这样,对生产队里的人也是如火一样的热常看到居们时来串,三五人坐下来谈笑风生,三妈总是备茶备生豆子捧一堆,随便吃。年代可是物资匮的年代,谁这些烟茶招待外人啊!可三妈家有,因为妈的爱人在县城工作,路广,可以有计划供应。外三还有一在乡村放的弟弟她送烟茶。当然是外,可键的三妈会做人,情商别高她的社圈子比普得多,不仅是内当家,还是一“外交”,以三在生大队都是相吃得开个女强人。什么难事都难不倒人办事很爽快,办的事就不多总之,三妈受到大喜欢,所以老男女都热“三妈”。

并且与三朋友,我小几岁,个学生。时候,要我们遇到一起,妹一样,有说有笑。她曾送一件女军装,是二大伯当兵的的,又转个年代,是对军人崇拜的代,穿一身黄装,戴个军帽,用背包,可真是英姿飒爽!我能得到这件军上衣获至宝。也常穿着摆显摆显,自以为荣。与大跃和是太亲,他俩还小

时间过得很,一年后,们工作组结束我离开了,直至我没有机去看望这东一一三。可是,没有想到,在十竟然与三妈后人相遇,三十多年后在京又遇上了小儿玉。让人想不到的是,我所任教的学校的老师,竟有一位是三女婿。即刘家老大的女婿来他还是泰兴城中心初中的校长。爱人我也熟知。有缘人迟早总会想不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地方再次相逢。世界之大,世界在有缘人之间又似乎变得那么小

大概是1981年秋,学期开学,我校苏何初调来位新教师,刘。初见面,我们两住,互相对视了良久。惊诧间,双方倏地朗声:是周老师!对!是刘老师!哈!十年了,们现在竟又相逢,还是事!

老师就是我在中马甸的老房东一一兰儿兰儿已经是二十多的大娘,并且还是一个初中语文老师。这真是好人多相,有缘。

闲余时候,要询她两个弟现在干什么。一提到她弟弟,说,大跃顶替爸,在泰作。而小则叹了口气说,玉说来,以后慢告诉你。说,的。妈呢?说,爸妈因里发生矛盾,暂不住里,但身体还有考大学,在某建筑司。说,代妈问好,谢谢当年对的热情照。

老师事三年,又结下了深厚友。刘老师工作踏,认真负责,虚谨慎,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精益求精,教学效果好。刘老师继承了她爸妈的优良品质,善良热情好客,真诚在。她与老们的系处得非常好,那时,她还未恋爱,同事赵老师为她介绍了一名军官,两人一见钟情,结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女

年后我调进县城工作,干年,刘老师也调进乡工作,竟然与的堂又是事,她还升为小学校长。于她色,得到乡教育部门的重,不久她便有了新的职责,主抓全乡的幼儿教育。些都是我堂后来告诉我的。我为老房东高,她培了一优秀的女

道,无巧不成书,一次堂告诉我说,刘校的爱人转到地方工作,竟与儿子是一个单位,是一个领导。天有这多巧事啊,不相的人相识了,缘的人也缘了!缘了,才有爱!更有意思的是,三十多年后,我了三的后人。

2010年,我已退休在住,那年国庆节,我的两个弟弟同父亲来京玩。他们第一是先到津,因四弟在作。他们程处的驾驶员开汽车京,天在天安门广场和故玩,晚上到家吃饭住宿。四弟告诉我,驾驶员是他的朋友,马甸人。我说我曾在中马甸作一年,有一认识吗?驾驶员说,叫什么名字?我说。他说,是他姐,他是她的小弟小玉。我真不敢相信我与老房东家竟有这多的机缘巧合之事……自然,家里一下子是热了半天。我们谈了许多,最后我询问了他妈的况。他,他爸妈现在都住进城里了,与他们在一起生活,身体健康。我非常高兴,连连说道:“!好!好人一生平安!祝他们健康长寿!”

2018年,我从堂姐那儿得到儿刘老师的话号码,回京后我即与通话,得知,和爱人也都已退休,常住扬州女儿家,生很幸福。只是,我的老房东三已过世了,我为三妈祈祷,愿三天堂安好。此篇这拙也是我对三怀念与纪念。这几年也未联系老师,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才找到刘老师的电话号码,于是我马上加了她的微信。这样,我与老房东家的联系与情谊又以新的形式在继续地传

乡风,是岁月在田野间轻轻拂过的痕迹,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稻禾的低语,着炊烟的温暖和童叟的笑声,缓缓地漫过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乡风是温柔的,它轻抚着老槐树的枝叶,摇曳着门前的风铃,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它又是自由的,像一只无拘无束的鸟,带着乡野的宁静与辽阔,将远方的思念和近处的温情编织成幅幅动人之画卷。

儒语,是流淌于千年岁月长河中的清泉,浸润着每一颗渴望智慧的心灵,滋养着世间的仁义与礼智,讲述着史地人的故事与传奇,传递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谦和与自省。儒语亦是贴近生活的箴言和心灵的归宿,在儒语的世界里,天地万物皆有秩序,礼乐教化如细雨润物。它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从容。

沐着乡风闻儒语,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