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血脂药物的详细分类及特点——DeepSeek

 刘大夫馆藏 2025-03-21

调血脂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和靶点不同分为以下几类,每类药物的特点及代表药物如下:


1. 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 代表药物: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等。

  • 作用机制: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内胆固醇合成,上调LDL受体表达,加速LDL清除。

  • 特点

    • 强效降低LDL-C(降低幅度达20%~55%),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线用药。

    • 可轻度升高HDL-C(5%~10%)和降低TG(10%~20%)。

    • 明确的心血管事件预防证据(如减少心肌梗死、卒中风险)。

    • 副作用:肝酶升高(0.5%~2%)、肌病(0.1%~0.2%,严重时可致横纹肌溶解)。

    • 注意:避免与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用(增加肌病风险)。


2. 贝特类(纤维酸衍生物)

  • 代表药物:非诺贝特(Fenofibrate)、吉非贝齐(Gemfibrozil)。

  • 作用机制:激活PPAR-α,促进脂蛋白脂酶活性,加速VLDL分解,减少TG合成。

  • 特点

    • 显著降低TG(20%~50%),轻度升高HDL-C(10%~20%)。

    • 对LDL-C作用不明确(可能升高或降低,取决于基线水平)。

    • 适应症: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混合型高脂血症(尤其TG≥5.6 mmol/L)。

    •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胆石症、肌病(与他汀联用时风险增加)。

    • 注意:避免与他汀类联用(除非必要),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 代表药物:依折麦布(Ezetimibe)。

  • 作用机制:抑制小肠刷状缘NPC1L1蛋白,减少胆固醇吸收。

  • 特点

    • 单用降低LDL-C约18%~25%,与他汀联用可额外降低20%~25%。

    • 适用于他汀不耐受或单药疗效不足者,联用可减少他汀剂量。

    • 副作用较少(偶见头痛、腹泻),无显著肝毒性或肌病风险。


4. PCSK9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 代表药物:阿利西尤单抗(Alirocumab)、依洛尤单抗(Evolocumab)。

  • 作用机制:抑制PCSK9蛋白,减少LDL受体降解,增强LDL清除。

  • 特点

    • 强效降低LDL-C(50%~70%),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或ASCVD高危患者。

    • 皮下注射(每2周或每月1次),长期安全性良好。

    • 副作用:注射部位反应、流感样症状。

    • 注意:价格昂贵,多用于他汀+依折麦布仍不达标者。


5. 烟酸类(维生素B3衍生物)

  • 代表药物:烟酸缓释片(Niacin)。

  • 作用机制:抑制脂肪组织脂解,减少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降低VLDL合成。

  • 特点

    • 降低TG(20%~50%)、升高HDL-C(15%~35%),但对LDL-C作用较弱。

    • 临床地位下降:因副作用多(潮红、肝毒性、升高血糖)且缺乏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

    • 现仅用于特定难治性病例


6. 胆汁酸螯合剂

  • 代表药物: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考来替泊(Colestipol)。

  • 作用机制:结合肠道胆汁酸,阻断肝肠循环,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 特点

    • 降低LDL-C(15%~30%),可能升高TG(不适用于高TG患者)。

    • 副作用:胃肠道不适(腹胀、便秘)、干扰脂溶性维生素及药物吸收(需间隔4小时服用)。

    • 现较少使用,主要用于他汀不耐受或妊娠期高胆固醇血症。


7. 鱼油制剂(Omega-3脂肪酸)

  • 代表药物:高纯度EPA(二十碳五烯酸,如Icosapent ethyl)、Omega-3脂肪酸乙酯。

  • 作用机制:减少肝脏TG合成,促进VLDL代谢。

  • 特点

    • 降低TG(20%~50%),对LDL-C和HDL-C影响小。

    • 心血管获益:高纯度EPA(如REDUCE-IT研究)可减少高危患者心血管事件。

    • 注意:普通鱼油(非处方)疗效不明确,需区分处方级高纯度制剂。


8. 其他新型药物

  • ATP柠檬酸裂解酶抑制剂:Bempedoic Acid(与他汀联用可进一步降低LDL-C)。

  •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抑制剂:洛美他派(Lomitapide,用于纯合子FH)。

  • ApoB-100合成抑制剂:米泊美生(Mipomersen,皮下注射,适应症同洛美他派)。


总结:临床应用原则

  1. 他汀类药物为基石,根据ASCVD风险分层设定LDL-C目标。

  2. 联合用药:他汀+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用于高危患者;贝特类或鱼油用于显著高TG。

  3. 个体化选择:考虑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及患者依从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