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 麻黄二两半,升麻、当归各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生石膏、白术、干姜各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次温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学习: 麻黄升麻汤的病脉证治信息: 病:厥阴病。 脉: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 证: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者等寒热错杂证。 治:麻黄领群阳药,升麻领群阴药,调理寒热错杂,燮理阴阳,并滋养阴血以扶正。 ![]() 咽脓泄利手足厥, 玉草归天阴不竭。 苓桂朮姜麻黄升, 膏知芩芍阴阳燮。 注:葳蕤又名玉竹。 其中升麻可用于治疗咽痛。后世多用升麻提升,其实升麻可以清热解毒,大剂量使用,治疗咽喉热毒。 《神农本草经》:“升麻,味甘辛,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气毒蛊,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 《名医别录》:“升麻,味苦,微寒,无毒。主解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
|
来自: 昵称152046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