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巳踏春记

 语文老王 2025-03-23

  岁在乙巳,序属暮春。离纷纷扰扰之庠序,沿曲曲折折之弯路,余上钱塘江堤踏青。临堤骋目,游人款款,披灯辉而行;鸥鹭翩翩,追落霞而舞。纸鸢扶摇碧空,春花烂漫江畔。帐篷顶顶,荧光闪闪,市人露营是也。

钱塘江自东海泻雪而来,过富春而势愈奔,至海门陡束。若值春暮潮生,则初若素练横空,俄而雷车万乘并驾,雪城千仞迭起。待潮头过处,沙禽惊飞,芦芽尽偃。此乃享有盛名之钱塘潮,诚造化之巨作也!

吾于堤畔席地而坐,清风徐来,心游八骛,不觉时光之流逝。起视星斗,但见银汉垂波,欲与江流争辉。乃叹曰:人生畅意,原在山水间耳!纷纷扰扰,不过蠡测之见,何足道哉?



《乙巳踏春记》是一篇以钱塘春景为载体的文言游记,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与深邃的哲思,在暮春江畔完成了一场涤荡心灵的审美之旅。全文可循"游踪—观潮—悟道"三重维度赏析:

**一、移步换景,声色相生**

开篇以"离庠序—登江堤—骋目游"为线索,用蒙太奇手法铺展春日长卷。游人款款步履与鸥鹭翩翩振翅形成空间对位,纸鸢凌空与春花垂岸构成垂直线性张力,帐篷荧光与落霞余晖晕染出冷暖交织的光影。动词"披""追""扶摇"等赋予静景以流动感,使画面既有《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气,又透出《春江花月夜》的澄明意境。

**二、潮涌万象,时空交响**

作者笔锋陡转,以"泻雪""奔雷""迭雪"三重递进摹写钱塘潮。地理脉络自东海溯源至海门束口,暗合江水由舒转急的势能变化;时间维度从"素练横空"的视觉延展到"雷车万乘"的听觉震撼,最终在"沙禽惊飞"的动态中完成时空爆破。这种将《水经注》的地理书写与《观潮》的文学想象熔铸一炉的笔法,使自然伟力具象化为天地交响曲。

**三、坐忘玄鉴,物我同化**

席地冥思处的"清风徐来",既是物理空间的触觉体验,更是精神涤荡的隐喻。当垂天银河与奔涌江流在夜幕下形成镜像对话,作者顿悟"山水畅意"的生命真谛。此处化用《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的物我观,又以"蠡测之见"的庄学典故解构世俗执念,在星汉灿烂中达成天人合一的终极审美体验。

全文以五觉通感构建沉浸式春游场景,借自然伟力触发存在之思,最终在江天辉映处完成从具象观察到抽象哲思的飞跃。这种承袭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游记传统,又在宇宙意识层面接通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的永恒叩问,展现出古典山水散文的现代性精神向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