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松简介:博士生导师,教授,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曾先后师从于西北名医杜雨茂教授和国家级名医周仲瑛教授。 这是胃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对于每一个病人,我都会问有没有胃胀、打嗝、太息、胸闷等,这一系列属于气滞的症状。我们发现,许多胃病患者,特别是与情绪有关的胃病患者,大部分都有这些症状,胃脘不适、胀满,有的是吃过饭以后,有的是空肚子的时候也胀满,闷闷的,很不舒服。 轻者仅仅出现在胃部,重者还会影响到胸部,影响到心的功能。胃胀同时有打嗝、太息、脉弦的,通俗讲就是除了胃部的胀满以外,喜欢叹气的,有的病人看病不主动告诉医生病情,一坐下来先叹气一声,这一声叹息,其实中医的方子就可以定下来了,就用柴胡疏肝散!一声叹息提示他有肝气的郁结啊!所以,胃胀、打嗝、太息、脉弦,首选柴胡疏肝散。很简单,四个症状一出现,柴胡疏肝散就出来了。 还有的病人说,除了胃胀,我的食欲也非常不好,一点都不想吃饭,甚至恶心,有种饱闷的感觉。再一看,舌苔是厚的,就可以选择保和丸。为什么?饮食的积滞啊。厌食、厌油、舌苔厚就是铁证。
有这样一套方子,肝气郁结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一大半。 此外,扶阳派还有两个方子值得大家去学习,一个是吴萸四逆汤,一个是吴萸当归四逆汤,也就是四逆汤或者当归四逆汤加上吴茱萸。这两个方子备受吴荣祖老师的青睐,认为是暖肝疏肝、助肝升发的有效方子。这些方子用好了,胃胀的问题就基本能够解决了。粗略估计,能够帮助临床上80%、90%胃胀的病人。
临床上,只要病人喜欢打嗝、喜欢叹气,脉又是弦的,就可以考虑选用柴胡疏肝散。这是我的常用量:炒枳壳15g,炒白芍15g,柴胡10g,川芎15g,香附15g,陈皮6g,炙甘草6g。
我要求我的学生,学我的方子必须记熟!这个方子可以用趣味记忆法记忆,很简单,只要柴草穿腹皮,只要用柴草把我的肚子皮穿破,胃就不胀了!对应的药物分别是炒枳壳、白芍、柴胡、川芎、香附、陈皮!柴胡疏肝散,是临床上非常有用的一首高效处方。 (来源:《临证传奇一一中医消化病实战巡讲录》,明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