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94.宇宙是不同层次核聚变形成的

 王东镇 2025-03-25

5094.宇宙是不同层次核聚变形成的

2025.3.25

分析原子结构,我们会发现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所有元素都是相同偏电荷的质子及其统领的中子形成的,对偶形成的是相同数量、相反偏电荷的核外电子。

分析质子和中子结构,我们会发现偏电荷光子的存在与质能转化守恒定律:没有偏电荷光子,就没有核外电子现象与正反光子、巨光子的形成,没有正反两种物质形态。质子可能由一个正负偏电荷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依附质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巨光子可能由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带有电磁属性。其聚合体,同样带有电磁属性。所谓强作用力,可能由同电相聚作用力与电磁作用力共同形成。重力环境改变,质子相对不足,个别中子可能通过贝塔裂变转化为质子,这种转化仅限于氚架构。所以是贝塔裂变,可能原子核内排斥相反偏电荷光子的存在。所谓弱作用力,可能也是电磁作用力的结果。以上可知: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不会超过核聚变吸收的能量。只有初始核聚变是吸热反应,进阶核聚变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聚变能没有理论依据。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不会超过核聚变吸收的能量源于中子核裂变的相对滞后:中子只有裂变为质子,才能释放全部能量。而核聚变只有偏电荷属性的质子中子对才能发生,排除了正反光子与核外电子形态化学元素参与核聚变的可能性。核聚变是相对连续的过程,不会先发生核裂变,再发生核聚变。所以,3”结构不可能聚变为4”结构。通过类似核聚变产生聚变能,是赤裸裸的欺骗!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存在无限放大核能的缺陷,应该纠正,或者放弃。

化学元素一旦拥有核外电子,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只能参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可能通过核外电子共轭与相对缺位互补发生,层次越深与耦合越好,可能结合越牢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宇宙不可能是单极的,可能按照正负电子、不同光子、正反化学元素及其扩大形态形成,也就是不同层次的核聚变形成的,包括星球和星系的形成。看似无序的宇宙,可能相对有序,错综复杂的星际磁场组成了相对有序的宇宙。通过不同物质形态的分析,我总结了十四个物质形成定律和五种自然力,希望能够取代类似玄学和漏洞百出的传统物理化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