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有感

 昵称71118986 2025-03-27 发布于四川

周三听了两节二年级老师的课,一节《“贝”的故事》,一节《中国美食》。两位老师备课都非常认真,创设的情境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字词讲解也很到位。课堂上小朋友的发言非常积极,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扎实。

作为年轻老师,能把课上成这样,真的非常让人感动。我还能给她们一点什么启发呢?我想了想从听课的角度,跟她们分享了一个观点。上课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所以教学目标是什么非常重要。就课堂呈现来说,知识点精准,教学方式多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非常不错。就育人而言,可能整节课多说两三句话,效果会更好。

她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我也觉得这是一个挺值得梳理和总结的事儿。我就以《中国美食》为例,来聊聊多说哪两三句。

老师在引导小朋友读好了菜名之后,请小朋友们梳理了食材,发现中国美食的主食、素菜、肉菜类的食材都非常丰富。因为这个环节是读好词语、进行分类,所以老师对小朋友们的能力进行了表扬。如果这个时候看着所有的食材多说一句——

哇,我突然明白了,怪不得说食材丰富,营养才会均衡啊。

说这句话的目的大家一看就应该明白了,专家说每个人一周至少要吃25种不同的食物营养才能均衡。有的小朋友会挑食,这样一句话就是在提醒小朋友们要均衡饮食。

分辨不同的烹饪方式老师也引导得不错,小朋友们懂得了不同的烹饪方式之间的区别,还归类认识了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烧、烤、爆、炖、炸、蒸、煮、煎等等)。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烹饪味道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美食才名扬全球。在这个识字活动中,老师还进行了迁移运用,相同的食材用上不同的方式会变成不同的菜品。你在生活中最爱吃什么呢?

因为食材选的是土豆,所以小朋友的回答基本上都是炸土豆片,炸狼牙土豆,炸薯条。这个时候如果加上一句,喜欢的东西也不能一直吃,因为不同的烹饪方式食物的营养是不一样的。就会引导小朋友正确的生活方式。

语文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科。课本里的一篇篇文本,是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但在这些文本背后,是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对世间万物的独特思考。语文老师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一节节课,引领孩子们突破视野的局限,领略更广阔世界的精彩,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在字里行间感受生活的美好。

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目标,那就太棒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