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说:“大家都厌恶这个人,我一定要考察这个人;大家都喜好这个人,我一定要考察这个人。” 这里体现了孔子的极其独特的个性——客观、独立思考的性格。 他绝对是一个勇敢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乐于附和的人。 我们一般来说,都认为: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如果大家伙都认为一个人有不良倾向,那么这个人的确是有点问题的。 然而,孔子却极其独立思考,即使大家都认为这个人不好,他一定要亲自去考察这个人。 同理,当大家都觉得一个人非常好,都很喜欢他,孔子却仍然独立思考,要亲自去考察才行。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影视情节。 比如,在《哈利·波特》中,我记得魔法学校里有一个人,很孤僻的样子,对孩子们也都没有笑脸,非常凶狠的样子。这真的是“众恶之”,然而,最终证明这个人其实内心十分善良,为共同的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反之亦然,我脑海里回忆起金庸武侠电视中的一对父子俩。这父子俩是江湖中有名的仁德之人,他们会慷慨帮助他人,非常仁爱的感觉。然而,后来有一次,他们的真面目露了出来,他们在秘密从事某项邪恶的事,他们的善行只是他们的伪装,是他们的阴谋而已。 这就是孔子这句话的印证:我们要保持自己独特、敏锐的思考能力。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是人弘扬道,不是用道来宣扬人。” 孔子说,人要来弘扬道,而不是指望道来使人显达。 在孔子看来,我们人要去宣扬道——也就是天地间的真理、规则。 这是人之为人的一项义务——如果你认识了道,你就有责任发扬他,让更多的人认识天地间的真理。 这让我想到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演讲。 大家可以去搜索魏老师的演讲,他喜欢分享自己的四个字人生经验:松静匀乐。 他说了,这是他工作生活的体会,“不敢独吞”——了解道,就要去宣扬出来。 那么,这“松静匀乐”究竟有什么智慧呢?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跟大家说说。 首先是“松”。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我们大家都勤奋努力,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提升自己的效能。然而,在忙碌之余,一定要学会“放松”,身体放松。“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只有学会放松,我们才能会工作学习。就像列宁所说:不会休息的人,不会工作。 第二是“静”,我们可以理解为心灵宁静,即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生活,不要想太多东西。我们当然需要去考虑工作、生活、学习,然而,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时间——安住当下,活在当下的时间,这才是生命的关键。 第三是“匀”,即呼吸匀,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而不是总专注于思考。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呼吸是非常伟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平稳的呼吸,学会关注呼吸,调整呼吸,这也是一种静心冥想。 最后是“乐”,这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我们要笑对生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 |
|
来自: 新用户2163IBT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