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津往事(70)丨吐秀山的映山红该开了

 文乡枞阳 2025-03-28 发布于安徽
图片

从吐秀山看雨坛风光

在美丽的义津小镇正南方,有座小巧玲珑的山,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吐秀山。

吐秀山别的没有,但映山红总随着春天的脚步,尽情地绽放。吐秀山的映山红,没有漫山遍野的浪漫,也没有连片的红红火火,更没有花团锦簇的豪迈,它们分散悠闲,孤芳自赏,唯唯诺诺,静静地展现着她的美。

我常想,映山红能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那时候的我,处境艰难,就像吐秀山的映山红,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我只有学习映山红,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春天。受到启发的我,才有了我后来的人生之路。

吐秀山很弱小,她没有庐山的飞瀑流泉,也没有黄山的奇松怪石,更没有泰山的雄伟壮观,当然也没有九华山的佛声阵阵……她就是一座很小的山。故乡有了这座山,虽说不能让义津蓬筚生辉,但起码让义津人也有了山的体验,义津人也可以自豪地说,吾乡有山也。这是我写吐秀山和映山红的真正目的。

吐秀山不仅有映山红,还有“二绝”呢。

第一绝,就是与菜子湖相伴,汛期时菜子湖的绿水清波,倒映着吐秀山,真正是“山浮水来水浮山,湖光山色谁不夸”。吐秀山与菜子湖就像一对孪生兄弟,陪伴着义津老街,让义津既有山的灵秀,又有水的滋润,义津也因此成了山水之乡、富饶之地,让多少代义津人获益匪浅。

吐秀山在老街之南,不过两、三里路远,有人称兔秀山,也有人称兔子山,一山三名路人皆知也。到底是吐秀,还是兔秀?说心里话,我更倾向于“兔秀”。因为这里有兔子,我曾多次看到兔子出没,感觉称兔秀山才名正言顺。但现实却是称“吐秀山”的现在成了主流,没有办法,吐秀就吐秀吧,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又何必去较真呢?

吐秀山还有第二绝,就是附近有个叫“大神墩”的地方,在吐秀山以北约两、三百米处。

所谓大神墩,就是在平整的湖滩上,兀突着一座约200Ⅹ150x1.5米左右的大土包。据小学同学丁绍德介绍,他小时候放牛,经常到大神墩上去玩,看到上面有一块大石碑,还刻满了字,只可惜他没有认出上面写了什么。

有人说她是古遗址。什么古遗址?不详。也有人说她是天上掉下来的“神墩”,专治菜子湖的妖魔鬼怪。还有人说是菜子湖的神仙送来的礼物,保佑义津和菜子湖百姓平安无事,生意兴隆。我很小的时候,大家都说大神墩可随湖水潮起潮落,从来没有被淹没过,我也没有在意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过有一点,倒真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在平整的湖滩上,怎么会出现一大土墩呢?是谁所为?到底干什么呢?这值得所有人去关注并一探究竟。

这个大神墩仍在那里,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真正与吐秀山结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当我驮打或遭到惩罚时,我无处可往,只有吐秀山陪伴我度过了那段艰难而黑暗的岁月。

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表达我的喜怒哀乐,山顶上的那块大石头,山南面的那片小松树林,还有春天的杜鹃花,都是我的最好伙伴。我可以向它们倾诉我的苦闷,说说我的悲伤,聊聊我的不幸……每当此时,杜鹃花似点头含笑,在安慰我;小松树像喃喃自语,在陪我说话;大石头像闪着泪花,在同情我。有时,我也采一束映山红,带回义津的老屋,那陈旧的老屋有了映山红也显得阳光明媚了起来,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多少寒来暑往,多少春夏秋冬,这里,都留下我弱小孤独的身影,吐秀山,是我少年时最留恋的地方。

后来,我虽然远离了故乡,也远离了吐秀山和山上的映山红,但我们的联系从未中断。

因为我敬爱的爷爷、奶奶,亲爱的母亲,后来的父亲和继母,都长眠于此。

还有街上的左邻右舍,父老乡亲,也有不少人都安葬在这里。

所以,吐秀山成了故乡的另一处眷恋之地,也成了我永远的牵挂,当然也是不少义津人最难忘的地方。

每年的清明节,我必回吐秀山,祭祖扫墓,很多年来,都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唯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二O二二年,我没有回吐秀山,让我怅然若失了一整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每到清明节,也有不少义津老乡从各地赶来,也常常在这里碰面,吐秀山,又成了老乡一次难得的见面之地。

吐秀山远景

我在不少小作中都提到了吐秀山,但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这很对不起吐秀山。吐秀山,在义津人的心目中,应该有她的一席之地,因为她也曾为义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年,都说吐秀山有丰富的铁矿,我也确实见到过铁矿石,黑乎乎的,显得很沉重,不知什么原因始终没有混出什么名堂。

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义津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大炼特炼起钢铁来。

那是火红的年代,炼铁炉烽烟四起,人欢马叫,炼铁工地日夜欢腾,义津人在这里洒下辛勤的汗水和火一样的热情,那种大炼钢铁的豪情壮志至今仍历历在目。

后来,吐秀山又成立了“五业场”,所谓五业场就是“农、林、牧、副、渔”。一时间,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养鱼……真正是五业兴旺,红火了好多年。我的小学同学伍先条曾在这里当过会计。

这个五业场当年也算是新鲜事物,能这里上班工作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只可惜在风光了若干年后又悄无声息了。这段经历义津大多数年轻人都不知道了。

每年端午节划龙船更是吐秀山最热闹的时光,吐秀山作为划龙舟的背景和衬托,为划龙舟场景带来无与伦比的美。划龙舟的锣鼓声,是否震醒了吐秀山多年沉睡的梦呢?

在特殊年代的暴风骤雨中,吐秀山也曾经历自己的伤痛。一九六七年,WG的浪潮冲击到义津,义津公社某位领导经不起考验,在吐秀山的北坡,一棵小松树上上吊自杀了,当时轰动了义津的十里八乡,成了义津骇人听闻的事件。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吐秀山有没有神仙呢?我想肯定有。义津不少老人仙逝后都长眠于此,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这不就是真正的神仙么?

不少义津人,当然也包括我,都把吐秀山视作是自己的根。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根深才能叶茂,不管你飞得多高,走得再远,这种树对根的牵挂,都是永恒的,挥之不去的。

希望吐秀山的原生态,要继续保持下去,继续山清水秀,继续鸟语花香,让先人们安息,让活着的人心安,还吐秀山一个美好的明天。

吐秀山,是故乡的山,虽不能像小时候陪伴左右,在一起玩耍,在一起嬉闹,在一起倾诉,在一起同欢乐、共患难,但在我心里,吐秀山,永远是故乡的山,永远是我心中的圣山。

故乡除了吐秀山,还有将军山、玉屏山,这三山构成了义津独特的风景,成了家乡的风水宝地。

此时此刻,想必吐秀山的映山红又该开了,正鲜花怒放,在迎接故乡儿女,在迎接三三两两行色匆匆做清明的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吐秀山和她的映山红,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