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成事秘诀:先干三个月再说

 陈子页 2025-03-28 发布于广东

「本文共 2006 字,预计阅读 5 分钟」

三个月效应,从不会教人失望。

我们身边的各种事物,都有运转期限。

可乐要开瓶后24小时喝掉,鲜花保鲜期是7天,黄桃罐头保质期是15个月,荷尔蒙分泌高峰期是6个月。

很多人想做一件事时,习惯性预设各种困难,最后自我劝退。

我的经验是,只要坚持三个月,事情会变得顺起来。

三个月是一个很神奇的时间点,既保持适度紧张感,又留有缓冲余地。

如果要做成一件事,最佳的启动周期是做三个月。


01

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

无论要做成什么事,都勇于尝试,躬身入局

一定要先上车,再调整姿势,做长期主义者。

成事的核心不是过度准备,而是「开始 - 执行 - 优化」。

如果减肥等待天气变暖,写作等待灵感爆发,创业等待资源齐全......最后发现,时间都在白白等待里耗费。

我们不能等到万事俱备的一天,就像无法在机场里等到一艘船。

等待完美时机的人,惯于 “等靠要” 的角色,永远在错失时机。

心理学上有个「飞轮效应」:静止的轮子要转起来,初期需要花大力气。但一旦突破某个临界点,飞轮的冲力就会成为驱动力,自动越转越快。

三天热血是常情,三个月坚持见真晓。 

三个月,正是普通人启动 “飞轮” 的最低成本周期。

开始坚持做一件事,三天看不到变化,七天差距不明显,一个月渐入佳境,三个月后见成效。

任何的改变,都有一个煎熬过程,但也有一个临界点。

一旦突破临界点,渐渐发生质变。你会看到成效,越来越游刃有余,越来越乐在其中。

只要执行到位,待时机成熟,惊喜自然来临。



02

成事不要靠天赋和灵感,要在事里磨三个月。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我在12月结束五年恋情,原本纠结是重回职场,还是坚持写作。

如果回到职场,我能够找到一份月薪五位数工作,将面临工作内卷的消耗,失去自由时间。

如果坚持读书和写作,我得接受收入的起伏,账号数据的起伏,胜在自由和热爱。

我决定给自己三个月时间,做自己热爱的事,坚持三个月后再看。

写公众号三个月,我的公众号涨粉到1.9万。

1月:更新15篇原创文章,1篇文章阅读过万,5篇文章阅读过千,涨粉到8000。

2月:完成20篇原创文章,5篇文章阅读过万,一篇文章阅读破10万,6篇文章阅读过千,涨粉到1万。

3月:暂更14篇原创文章,2篇文章阅读过万,单篇文章阅读超50万,8篇文章阅读过千,涨粉到1.9万。

前30天试错,中间30天优化,后30天爆发。

我持续得到正反馈,每周接到新商务合作,认识许多同频的朋友,收到肯定和鼓励,获得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

读书和写作三个月,我同时走出分手戒断期。

人与人之间,最浓烈的感情,只有三个月。

三个月是热恋的黄金期,过时不再新鲜,彼此祛魅。因为人性经不起耗,荷尔蒙扛不住拖。大多数都会露出本性,或者留在关系的舒适圈。

三个月是分手的修复期,过往记忆重组,情感惯性会打破,时间会冲淡伤痕,主动止损翻篇。

重建的三个月,放空胡思乱想的大脑,放下浮躁和懒惰。

三个月效应的本质,是专注当下,而非活在过去,焦虑未来。

03
我们常常高估一天能做的事,低估三个月可以做到的事。

时间是最公平的判官,坚持三个月,足以量变引发质变。

倘若有一件很想干的事,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先尝试3个月。

哪怕最后没做成,至少有结果,不会遗憾。

我刚学编程时,面对很多专业术语,复杂的逻辑,写几行代码就报错。当坚持练习三个月,不断写代码、调试、查资料,慢慢独立完成项目。

我刚健身时,动作不标准,缺少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坚持健身三个月,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动作越来越规范,收获好的身心状态。

第一个月,我和惯性对抗;第二个月,我和挫败感博弈;第三个月,突然发现:曾经觉得难如登天的事,竟变得如此顺手。

在3个月内保持专注,每周投入21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定能交上完美答卷。

真正渴望做成某件事时,整个宇宙都会帮你。

宇宙帮忙的前提是,你要帮自己熬过最初三个月,坚持到黎明前。

一年有4个「三个月」周期,即使只做一件事,一年有四次重启机会。

每天有新尝试,每周有新收获,每月有新变化。

2025年,借助三个月定律,读书写作,爱我所爱,行我所行。

任何时候,不必完美无瑕,只需饱含虔诚,行动、优化、复盘。

只要能坚持三个月,无论成或不成,你都是胜利者。


❤️ 自我介绍:

我是陈子页,自由职业3年,努力奔赴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人生。日常专注读书写作、个人成长、自媒体经验分享。健身看书码文,律己助人尽欢,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