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延缓肾功能进展,很多患者都不愿听,为什么不能阻止或者逆转?偏偏是延缓呢? 这是因为肾小球硬化坏死是不可逆的,尤其是进入到慢性肾脏病3期以后,延缓肾功能进展是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治疗目的,有的人存在可逆因素,在一定时间或程度上可以控制或逆转,但从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总的趋势还是缓慢进展的。 所以,对于慢性肾脏病来说,有机会逆转或控制自然最好,但延缓仍然是主旋律。大家也不用悲观,我们只要让疾病发展得足够缓慢,就有希望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要想延缓肾功能损伤,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管理、疾病控制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30条实用建议,早知道早受益: 一、饮食管理 1.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5克(约一啤酒瓶盖),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 2. 优质低蛋白:选择鸡蛋、鱼肉、瘦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过量(每日蛋白量按体重0.6-0.8g/kg计算)。 3. 控制钾磷摄入:肾功能下降时减少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和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 4. 少吃高嘌呤食物:如海鲜、浓肉汤,预防尿酸升高损伤肾脏。 5. 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肾脏代谢负担。 ![]() 二、生活习惯 6. 多喝水: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心肾功能正常者),避免脱水或过量饮水。 7.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肾动脉硬化,酒精增加肾脏负担。 8. 不憋尿:避免尿液反流引发感染或肾积水。 9. 避免滥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部分抗生素、中药(如马兜铃酸类)。 10. 慎用保健品:尤其是“补肾偏方”,可能含肾毒性成分。 三、疾病控制 11. 严格控血压:目标≤130/80 mmHg(慢性肾病患者优选ACEI/ARB类降压药)。 12. 管理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空腹4.4-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 13. 降尿酸: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 14. 治疗贫血:肾性贫血需补充铁剂或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15. 预防感染:如及时治疗尿路感染、扁桃体炎(链球菌感染可能诱发肾炎)。 四、运动与监测 16.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 17. 控制体重:BMI(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4,肥胖增加肾小球高滤过风险。 18. 定期体检:每年查尿常规、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19. 监测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是早期肾损伤敏感指标。 20. 关注夜尿增多:可能是肾浓缩功能下降的信号。 ![]() 五、特殊注意事项 21. 造影剂慎用:做CT增强扫描前评估肾功能,必要时水化治疗。 22. 避免肾毒性物质:如重金属(铅、汞)、有机溶剂(某些染发剂、装修材料)。 23. 孕妇警惕妊娠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引发肾损伤。 24. 儿童防链球菌感染: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需及时治疗咽炎、皮肤感染。 25. 老年人防脱水:年龄增长肾储备功能下降,腹泻、发烧时需及时补水。 六、心理与睡眠 26. 减少熬夜:睡眠不足可能加重蛋白尿。 27. 缓解压力:长期焦虑、紧张可能升高血压,间接伤肾。 28. 避免过度劳累:体力透支可能诱发肾功能急性恶化。 七、高风险人群警惕 29. 家族史筛查:有糖尿病、多囊肾、慢性肾病家族史者需定期检查。 30. 慢性病患者长期随访:肾功能损伤较轻或稳定的患者每3-6个月评估肾功能,不稳定者每月复查1次。 关键提示 早发现早干预:慢性肾病早期常无症状,一旦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可能已进入中晚期,所以定期体检很重要。 个体化调整:肾功能不同阶段(如CKD 1-5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 如有基础疾病或疑似肾损伤,建议尽早就诊肾内科,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