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的顽固性让许多人苦不堪言,皮肤上的红斑、鳞屑不仅影响外貌,更伴随着瘙痒、干燥甚至疼痛。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气血运行不畅——血热、血瘀、血燥导致皮肤失去濡养,形成鳞屑堆积。 想要真正缓解症状,除了调理体质,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今天介绍的三个穴位,堪称牛皮癣的“天然克星”,每天花10分钟按揉,气血一通,皮肤恢复也轻松。 ![]() 第一个穴位——曲池穴,专攻“血热”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弯曲手肘时形成的凹陷处。它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核心穴位,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刺激曲池穴能清泻肺热、凉血解毒。 中医常说“血热生风”,许多牛皮癣患者皮肤发红、瘙痒剧烈,正是血热挟风的典型表现。 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揉曲池穴,每次3分钟,局部产生酸胀感为佳。长期坚持可降低血热,缓解皮肤灼热感,减少红斑扩散。 ![]() 第二个穴位——血海穴,破解“血瘀” 血海穴在膝盖内侧,髌骨内上缘向上约三指宽的位置。它是脾经上的关键穴位,脾统血,血海穴如同气血的“调度站”,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痒。 牛皮癣患者皮肤干燥脱屑、鳞屑下可见点状出血,这正是气血瘀滞、新血不生的表现。 用指尖垂直向下按压血海穴,力度由轻到重,以耐受为度,持续3分钟。此穴尤其适合女性患者,因女性易因情绪波动或经期失调加重血瘀,按压血海可调和气血,让皮肤逐渐恢复柔润。 ![]() 第三个穴位——三阴交,根治“血燥”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向上四横指、胫骨后缘凹陷处,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点。肝藏血、脾生血、肾藏精,三阴交能滋阴养血、润燥熄风。 许多患者病程日久,皮肤干裂如树皮,正是阴血亏虚、肌肤失养的结果。 用拇指按住三阴交,以画圈方式揉按3分钟,若感觉穴位处微微发热,说明气血开始流动。此穴不仅能改善皮肤干燥,还可调节内分泌,从而减少复发。 ![]() 这三个穴位看似简单,实则暗含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智慧。 当然,穴位按摩并非万能钥匙。严重发作期仍需配合中药内调(如凉血消斑汤)或外洗的牛皮癣水等,日常忌食辛辣发物、保持情绪舒畅同样关键。 气血如流水,最怕淤堵,也最易疏通。当你身体内一点点化开瘀滞,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顽固的鳞屑,正随着气血的流动悄然脱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