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由来“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点30分至21点30分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2] 历史沿革正式确立2007年3月31日晚上20点30分,地球一小时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随后该活动逐渐在全球举行。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5] 不断发展2010年3月10日,WWF对外联络部主任荆卉为李宇春颁发“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证书。李宇春表示成为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推广大使很荣幸。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环保其实就是每一个人的事情,该更努力地推广环保,加入低碳发展的全球行动。全球共有12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0个城镇和数以亿计的人们参与了这项活动,通过行动表达对于保护美好地球家园的愿望。[11] 延伸内涵2011年3月26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举行,不局限于熄灯一小时和应对全球变暖,还将致力于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行动。中国和其他133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并开始实践各自的环保改变。[6][7] ![]() 2012年水立方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熄灯照片 ![]() 2016年英国伦敦拍摄的熄灯前(左)和熄灯后的“大本钟”(拼版照片) ![]() 2021地球一小时北京照片 活动内容活动特色最象征的悉尼歌剧院2007年3月31日20点30分,作为悉尼市标志性建筑的悉尼歌剧院熄灭了主体灯光,由此也拉开了首届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序幕。之后有标志性建筑熄灯成为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条件之一。[2] 最民族的岛国烛光最独特的低碳音乐会首个超级英雄出席活动绿色低碳转型活动可续未来活动价值意义节能减排2008年,主要负责为悉尼市提供电力的澳大利亚能源公司表示悉尼全城在“地球一小时”内能源消耗下降了8.4%,相当于熄灭了160万只灯泡。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33]2012年,深圳用电零为791.45万千瓦时,比上小时减少15.03万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49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33吨。[34]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西安电网减少用电约13.6万度。按照西安八成以上家庭月均用电量通常100度左右计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1个小时节约的电量可供他们用113年。按照每发一度电要燃烧约350克煤炭计算,相当于减少煤炭47.6吨。统计数据指出,每燃烧1吨煤,一般情况下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8.5千克,排放氮氧化物7.4千克,排放烟气1万立方米,其中包括大量PM2.5等污染物。西安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电节电13.6万度,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04.6千克和氮氧化物352.24千克,减少烟气排放47.6万立方米。[35]201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西安电网用电量减少了15.7万度,相当于减少排放烟气54.95万立方米,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67千克、氮氧化物406.63千克。[36] 环保呼吁保护动物不要把垃圾随意丢弃,野生动物容易误食。不在野外打猎或捕鱼。在远处安静欣赏野生动植物,不采伐、不狩猎。旅游时不要随意采集野花野草。[37] 珍惜淡水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洗脸刷牙时不长流水,尝试随时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型马桶、水龙头。外出、开会时,自带水杯。使用无磷洗涤剂。不向河道、湖泊里扔垃圾,集中回收废旧电池。[37] 保护森林森林是地球之肺,可以进行无纸化办公,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拒绝接受传单、折页或其他形式的广告。在线阅读报刊,获取新闻,使用电子对账单。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购买具有FSC认证的家具。以种植树木的方式庆祝节日纪念日。[37] 绿色出行“地球一小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节省电,而是为了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养成环保的好习惯。[38]可以购买节能家电、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用完电器拔插头、使用保温能力更强的节能门窗、让衣服自然晾干、自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及空调温度设置合理,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只有在需要烧热水的时候才接通饮水机电源、冰箱内存放总容积80%的食物。[39] 影响与评价对于地球一小时不少人担心的集体关灯会增大电网负荷问题,地球一小时带来的电网负荷影响非常有限,加之电网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项倡议是为了发出一份呼声爱地球,不止一小时。活动本身并“不是一项节能减排的专项治理行动”,而是为通过这一倡议启发大家关注环保问题,应对气候变化。(WWF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评)[40] 活动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呼吁全人类到2030年前积极采取行动,以期共同扭转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的趋势”。(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人米格尔·安赫尔·巴利亚达雷斯评)[43] 相关争议根据化学原理,关灯点蜡烛实际上排放了更多的碳元素,而且蜡烛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等诸多有毒有害气体(蜡烛燃烧的臭味和黑烟更污染环境)。“地球一小时”倡议“关灯点蜡烛”是没有科学常识的体现。地球一小时活动令不少人担心的集体关灯会增大电网负荷问题。每年活动前中及后期,全球媒体和个人都千方百计消耗大量资源来宣传“地球一小时”活动,其所排放的碳,已经远远大于关灯1小时所能节约的碳,作秀成分多于实际意义。有部分反对者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一个地区在约定时间统一开关灯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如果负荷瞬间降低,调整不及时必然会造成甩负荷,甚至可能造成机组损坏和电网电压无法维持。如果负荷缓慢下降,部分发电机将会被迫停运,一小时后还需要再次启动。[41][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