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阿袁老师是因为《小诗经》,惊讶作者直面校园,辛辣讽刺与理想主义并存,写出了现代版的“围城”与大学青椒生活的真实一面,道出了知识分子百般滋味。查阅作者简介,才知道作者本身就是大学老师,果然知己知彼,敢想敢写。这次《可能的生活》是三个短片小说的合集,相对于浪漫诗意的《小诗经》,《可能的生活》讲述受过教育的女子们在情感危机的命运沉浮,更有着女性觉醒意味。 ![]() 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不代表思想有高度,反而有时更会被生活所困囿画地为牢。 同样是聚焦校园老师,同样也有读书会与读书沙龙。《小诗经》里是学术青椒的自由思想放飞的学堂,是那些老教师用来寻找莺莺燕燕和售卖自己书籍的门面工具,在这本书第一个故事《镜花》里,费尔明娜,也就是苏邶燕,这个来旁听课堂的政府工作人员致力要组织读书会这个高雅活动,从带司机到送老师回家,文中的“我”以一种标准知识分子的软弱方式接受并成为读书会的书目推荐老师,她明了自己在读书会的地位,因为费尔明娜的“谦虚是做出来的谦虚,某种程度上来说,那种谦虚甚至有降尊纡贵和玩弄我的意味”。说穿了,“我”就是她手上能用来笼络人心显现地位的工具而已。什么高雅读书会,就是一群无聊中年女子的无聊聚会。 ![]() ![]()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 “我”是这些女子人生的旁观者,也是亲历者。作者通过看似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婚姻生活一地鸡毛的苏邶燕和沉溺在自己虚构外遇故事里的鄢丽,来讲述这些美丽的女子仿佛穿着华丽的袍子,但抖落一下,全是虱子。如故事的标题《镜花》,她们空虚的内心追求的就是镜花水月,骗来一丝倾听和掌声,努力吞咽痛苦的果实。 ![]() ![]() 《烟花》里的周邶风,这个仿佛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艳丽女子,无论是怪异的穿戴,上课的唠家常,还是借着送东西去虞老师的家里喝酒做饭甚至没有边界感的借宿,最终让身边的人都远离她,她孤独死在家里。伤感的结局里能让人想起一部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一个看起来聪明美丽的女子,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去靠近折磨身边所有的人,这个在人生中溺水的女人,最终没有遇到任何一根浮木。 ![]() 电影《她比烟花寂寞》 《浮花》里的朱箔和丈夫住在巴黎,看起来相近如宾的婚姻生活中处处都是暗礁,房事不合,观念不同,让天性浪漫的她出轨了。她把自己变成了枝头的凌霄花,只知道依附,早就失去了自我。她喂养起来的欲望怪兽,最终只能吞噬自己的人生。那套人生行为法则,注定在所有人身上都会失效,只是早已经看破的她知道太晚了。 ![]() 作者给了这些女子美丽的名字,浪漫飘逸富有诗意,但在生活的道路上,漂浮在狭窄自我认知之上没有健全人格的她们,注定是作的一生,是走向自我毁灭的一生。看似绚烂的背后其实是虚无。她们只看到了舞台上不断旋转的红舞鞋,但忘了走上舞台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 同样写女子,亦舒笔下给美丽的女子安排一个童话结局,没有男人就拥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杜拉斯让女子在回忆的海浪里感受曾经爱情带来的激情,张爱玲为白流苏们留下一个苍凉的手势。在浅薄与深刻中,阿袁老师让这本书里被囚禁的美丽女子尽情绽放,摇曳在红尘中,无论自私还是虚伪,双面夏娃们把悲剧的色彩肆意涂抹出来。我们穷尽一生,就是要不断冲淡这悲哀,因为人性的底色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