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后!!

 若水情 2025-03-30 发布于广东
现在的孩子都普遍早熟,不仅仅是身体在激素的刺激下早熟,心智也在现实环境中被早早的催熟。越来越多8-9岁的小学生还是经历父母离婚的残酷现实。当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这些心智还才刚刚起航的孩子就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家庭撕裂的过程。因为她们的父母离婚之前需要经历漫长的拉锯。这种拉锯往往是激烈的,扭曲,失控和情绪化的恐怖消耗。对于几岁的孩子而言,每一场这样失控的情绪动荡都是整个世界坍塌一次!
你的心智还未成熟,甚至还懵懂无知,天真浪漫的孩子,在多次经历过这样的恐怖拉锯之后。其内心的不安、恐惧和绝望需要找到一个出口。让其逐渐变得钝化,就如同娇嫩的皮肤裂开后又结了痂,变得越来越粗糙,最后就逐渐对尖锐的刺激越来越适应… 人的心智也是这样变化的。只不过太小就经历这样的变化,人心会过早的开始卷缩和扭曲。因为力量太小,支撑不住,只能自我扭曲——就如同铁片在液压机下扭曲定型一样!
一直都坚定的认为,不应该每个人都为人父母。这个事情应该有门槛。现在连扫大街都需要持证上岗,为什么这种事情没有上岗的筛选门槛?正因为秉承这样朴素的理念。所以,从来不劝别人结婚生子… 
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原因无法适配到合适的人去组建家庭。劝别人降低标准去将就,还说什么生个孩子就能够自愈。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建议!孩子不是用来治愈这些充满缺陷的人的良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药引子,不能牺牲它们来拯救你。所以,只有有资格有能力的人才配拥有。因为这种拥有的资格伴随着终生的付出,而不是一种用来满足自我拯救的物件!
糟糕的人,即便为人父母。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用愚蠢的方式去影响孩子。这种愚蠢源自于自身的局限性。即便不是有意也会在事实上造成致命的影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许多普通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无比紧张,以至于彼此失望,根本无法交流,仅仅靠一种礼仪式的形式维持着彼此的关系。彼此交流的方式除了激烈的争吵就是小心翼翼的客气,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彼此既不相信对方的任何话,也不会跟对方说实话。因为彼此都很虚弱,无法直视自身的浅陋,更接受不了真实的自己。最后就变成了:大事无法指导,小事斤斤计较!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回到源头,就会看到它的成因:虚弱的人,心头总是被挫败和悲观笼罩。有太多的地方需要争一口气。但是就是没法争这口气。因为自己在各方面都很糟糕,实在使不上劲。弱者应对事情的方式,要么是装死拖延要么是找借口逃避。总而言之,无力面对也没法解决。但是,因为自身的状态糟糕,处境糟糕,生存结构糟糕,就如同一个到处都漏风漏雨的房子,有太多的漏洞需要去堵,随时随地都处于紧急状态。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又力不从心的状态,自然就会变得敏感和反应过度。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这样,大不了找个没人的角落躺平混吃等死。如果结婚了,另外一个人就不可避免被卷入这个黑暗漩涡。更要命的是:能找到的人也差不多是这样。最后就变成了:两个黑洞合成了一个更大的黑洞!如果有一个孩子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想不变成一个新的黑洞都由不得她!那两个弱者虽然对外很怂,但是对内一定是肆无忌惮的。彼此之间的撕扯和对下一代的刁难会在无形之中发挥到极致,以发泄对自己的各种不满和失望!
这就是为什么不要劝别人结婚生子的原因。一个人烂那是一个人的事。当与另外一个人捆绑的时候,不管那个人烂不烂,最后都会烂掉。而且,还会让一个无辜的孩子彻底被毁掉…
功德有两种,一种是做了一件事情对别人有价值。还有一种是不做一件事情对别人有价值。不破坏也是一种功德。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婚是救人一命,而不育会救一个无辜的人一生…
真实的世界很残忍,真实的生活很悲催。真的勇士,敢于直视这一切!10的孩子会更加的务实。因为它们过早的经历了残酷,并且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没有太多的幻想空间。那天听到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问大人什么是离婚?大人很惊讶的问我突然会问这样的问题。那个小女孩说:我们班的同学,她爸妈离婚了,她妈妈开始不要她,自己搬走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又要她了,她妈妈又搬了回去,她爸爸搬走了…她在学校为她爸爸哭过好多次。
小朋友描述不清楚事情的本质。但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得出来,她同学的父母肯定是达成了某种交易——她妈妈并不想要那个女孩,应该是想要那套房子,顺带着要了那个女孩。她爸爸应该不是过错,否则绝对不会发生她妈妈自愿先搬出去这种事。而且那个女孩平时应该跟父亲更亲近一些。之所以在学校哭,应该是在家里不敢哭。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如果要一直像潜伏的特工一样活到能独立,那是多么残忍的事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