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防务新闻网3月28日报道,美国海军计划在未来30年内将现役战斗舰艇数量从296艘(包括潜艇、航母和驱逐舰)大幅提升至381艘,但政府监督机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造船业现状堪忧,若不大刀阔斧改革,这一扩军目标恐难实现。 预算激增却舰艇不足 交付延误成常态 美国政府问责局3月28日发布的报告指出,过去20年间,海军造船预算近乎翻倍,但实际舰艇数量始终未达预期。报告揭露三大顽疾:建造数量不足、新舰性能不达标、交付延误最长达三年。同日,海军研发与采购代理助理部长塞德尔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坦言:“我们早该行动了——当前舰艇既无法按时交付,又频频超支,成本增速远超通胀,多型舰艇工期延误1至3年。” 政府问责局审计主任谢尔比·奥克利在听证会上直言,海军对成本与工期的不切实际预估导致资源错配,造船项目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些舰艇最终耗资超预算数十亿美元,建造周期比计划多出数年,质量却仍不达标。” 改革方案难解积弊 90项建议仅落实30条 塞德尔提出四大改进方向:加速船厂现代化、加大基建投资、优化劳动力招聘与留存、提升供应链效能。但政府问责局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其向海军提出的90项造船改进建议中,仅30项得到部分或全部落实。 造船流程复杂,从合同签订到设计、建造,最终交付平均需经历8个阶段。美国防部数据显示,海军现有92艘舰艇处于合同阶段,其中56艘正在建造。 地缘压力倒逼改革 白宫拟设专职机构 此番警告正值特朗普政府宣布将设立白宫造船办公室,且国防部将印太地区列为全军优先战略方向之际。2月,美军巡洋舰“圣迭戈”号历史性停靠日本石垣港;3月至4月,陆军“顶点项目5”演习首次纳入印太冲突想定;驻巴林的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也开展了以“大规模伤亡”和“非战斗人员撤离”为背景的“坚定决心”联合演练。 塞德尔向国会呼吁:“美国海军的重要性前所未有——我们通过蓝水海军投射全球影响力,每日塑造地缘政治格局,守护国家生活方式。”然而,若造船困局无解,这支“关键力量”的扩张蓝图恐将搁浅。 ———— / END / ———— |
|
来自: 小飞侠cawdbof0 >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