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道路布局简单来说就是被它的地理环境“逼”出来的。这座城市有两条大河——长江和嘉陵江,还有一堆山和丘陵,路怎么修、往哪儿走都得看这些自然条件。 1. 江河把城市分成几块,路得靠桥连起来 重庆的地理核心是长江和嘉陵江,这两条河在市中心汇合,形成一个“Y”字形,把城市分成好几块。中央那块儿叫渝中区,是重庆最热闹的地方,路多得像蜘蛛网。河把城市隔开了,想过去就得靠桥,所以重庆的桥特别多,像长江和嘉陵江上都有好几座大桥,红色的主干道(高速或者大路)经常从桥上过,把两岸连起来。没有这些桥,重庆的交通估计得瘫一半。 2. 平地修网格,山上路就歪歪扭扭 在渝中区这种靠河边的平地,路修得比较整齐,像个格子,方方正正的,看着就舒服,车也好开。但是一出市中心,地形就开始起伏,山多坡陡,路就没法直着走了。到了郊区或者山多的地方,路变得弯弯曲曲,像蛇一样顺着山势绕。这是因为修路的只能跟着地形走,没法硬把山铲平,所以越往外走,路越稀,越不规则。 3. 大路沿河走,小路挤城里 重庆的主干道(地图上红色的粗线)大多沿着长江和嘉陵江修,因为河边地平,好走又好连。比如沿着长江北岸有一条大路,从东到西贯穿城市,还有一条沿着嘉陵江南岸,串起好几个区。这些路靠桥连起来,撑起了重庆的交通骨架。小路呢(地图上黄色的细线),主要挤在市中心,特别是渝中区,密密麻麻,像毛细血管一样,负责把人车送到每个角落。 4. 山和河带来的麻烦 虽然重庆的路布局挺有意思,但山和河也给交通添了不少堵。因为河拦着,车都得挤着过桥,桥一堵,整个路就卡住。山多的地方,路又弯又窄,开车费劲,跑远点还得爬坡下坡。所以重庆的交通虽然四通八达,但高峰期或者桥上出点状况,堵车就成了家常便饭。 5. 路是地理的“奴隶” 重庆的道路布局就是“因地制宜”的结果。河把城市分成几块,桥负责连起来;平地修网格,山上随便绕;大路靠河走,小路挤中心。这布局看着乱,但其实是重庆没办法的办法,毕竟地形在那儿摆着,想修直路都没地儿下手。不过也正因为这样,重庆的路和桥才有了自己的特色,开车走一圈,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立体感”。 #重庆 #城市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