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势真是一个十分奇怪的东西,它既可以使你享尽荣华,又会使你家破人亡,这使得官场上的人对它时常处于一种既爱又怕的矛盾心态。怎样才能做到既得其利而又不受其害呢? 历代的官僚大致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自我抑制,一是保持距离。 所谓自我抑制,是对那些已经拥有大权高位的人而言,不要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能推掉的权力就推掉一些,能让出的官爵就让出一些,要永远记住盈则溢,满则亏,盛极必衰的道理。抑制一下自己的权势欲望。
所谓保持距离,是指那些处在最高权势圈外的人而言,不要怀有不光彩的目的,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巴结、迎奉权要,要知道,许多靠山其实是冰山或火山,它融化了,你也跟着土崩瓦解,它爆发了,你也跟着焚身毁骨。
既然置身官场,自然是要和权势打交道的,唯有正其心,端其行,庶几可以减少些灾祸。
霍光是汉武帝在临终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人朝为官二十余年,一贯小心谨慎,从无过错,是汉武帝晚年最为倚重的大臣,甚为朝野所仰慕。
继位的汉昭帝此时还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朝中大政全由霍光一人所决断。有人劝告他道:“将军还记得诸吕的事情吗(指刘邦死后,吕后及其弟侄专权)?那时他们辅佐封主,统摄朝政,独擅大权,而抛开刘氏子孙,不同他们共享大权,结果失去人心,终于灭亡。如今将军位高权重,皇帝年纪尚幼,应当吸收皇室成员入朝,凡事多同大臣商量,反诸吕之道而行之,这样才可以免除灾祸。
霍光深以为是,便选择了皇室中可用之人尽封为官。此后霍光专权近二十年,皇帝的废立在他一言而决,先后共经历了三个皇帝,而地位始终十分牢固,这与他善于处理权力的分配是很有关系的。 一桌宴席,如果你一人独享,其他的食客便会赶跑你;如果你专挑美味而留给别人的尽是些残羹冷炙,其他的食客便会忌恨你。做官也是这个道理。大臣们多好擅权,恨不得将天下权力集于一身,以为这样自己的权位便会坚如磐石,其实这样便得罪了很多人,招人反对,结果会适得其反。有饭大家吃,有官大家作,这样便会避免很多麻烦。
送礼行贿,是历代官场的恶习,送礼者是为了巴结,受礼者是由于贪婪,双方都不是什么正派人物,但根子在上头。贪官们或明索,或暗示,对送礼者无端提拔,不送者借故贬斥,这样的鼓励纵容之下,势力之辈固然承颜趋附,一些正派的人有时也守不住阵脚,其实用民脂民膏买来的乌纱帽,有时反倒是一顶金紧箍,一旦受礼者的东窗事发,送礼的人大约也逃脱不了干系的。
窦宪是东汉著名的外戚,当他得势时,谁不想向他巴结讨好?他娶妻时,全国各地郡县长官都派人人京师洛阳送礼致贺,汉中郡的太守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他的属吏李合却劝道:“窦将军身为皇亲国威,不遵守国家礼仪,不注重品德修养,而一味贪权揽势,骄横霸道。他的败亡之祸,为时不会太远;愿大人效忠朝廷,不要和他来往。” 太守不听,一定要派人送礼,李合看到劝阻不住,便请求由自己携礼入京。太守答应了他,他一路上停停走走,故意拖延行期,刚走到关中,窦宪被免职的消息便传了来,许多与窦宪有交往的大臣都被牵连而罢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受到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