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是近年最火的养生话题之一,各种祛湿产品也硬生生撑起庞大的养生市场。但不少人连用几个月,依旧不见好转。 其实,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意味着,湿气从不是单打独斗,它常会伙同它邪一起“狼狈为奸”。 不辨寒热,祛湿白费! 中医将湿气按性质为“寒湿”与“湿热”两大阵营——前者像混着冰碴的淤泥,需要温化清除;后者如裹着蒸汽的沸水,需要“冷却”处理。 若祛湿方法弄反了,对湿热者如火上浇油、对寒湿者如雪上加霜,不仅无效,还更会拖垮脾胃,让湿气扎根更深! 所以,除湿之前大家一定要用一分钟时间,好好分辨自己的湿气类别! 寒湿:畏寒肢冷、关节冷痛、腹泻便溏(遇寒加重)、白带清稀、下肢浮肿。舌有齿痕,舌苔白腻。 湿热:口苦黏腻、头身困重、皮肤油腻长痘、小便黄赤、大便黏臭、阴部瘙痒。舌红、舌苔黄腻。 *湿气类型众多,不符合上述症状,可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咨询。 ![]() ![]() ![]() ![]() ![]()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公众号,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李朝瑞 |
|
来自: 用户08204546 > 《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