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统一六国的第一功臣是谁

 龙泉问源 2025-03-31 发布于四川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国轮番称雄,最后秦灭六国,成就了秦始皇的统一霸业。那么秦统一六国的第一功臣是谁呢?
秦国的统一大业,文臣武将,如璀璨星河,熠熠生光,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这星河中,哪颗星最亮呢。秦统一六国的第一功臣是谁,如果非要排序,我们不可能一一还原历史,太久远了,也只能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而我们有人在已经进行的排序中,通常是把文臣武将放在一起笼统进行一个排序,这也似乎不妥,二者本身在统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其功劳如何相同呢,一个国家的统一谁离开谁都不可能。况且我们今天在看前人的评述中,通常对武将有排序,而对文臣则很少进行排名。当然这些排名,都只是我们茶余话后的唠叨话吧,聊天而已。
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文臣有:商鞅、李斯、吕不韦、著名战将有:白起、王翦、蒙恬、章邯。这些人在战国时期都是赫赫有名,个个听来都如雷贯耳。看看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说法。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作《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中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奖励军功,废除世袭制;改革户籍,实行连坐法;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对秦国旧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是最为彻底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二十年,效果是极为明显的。秦国变法之后,“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很可能早早被兼并掉。
在春秋时期,大家好歹还顾着一点周天子的颜面,打来打去无非争霸而已,但战国不一样,诸侯们厉兵秣马追求富国强兵,谁不强大,谁就会死得再没有任何复活可能。商鞅堪称秦国救世主,是他让秦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窘境走出,商鞅本人早在公元前338年虽被车裂死,但新法在秦国依然牢牢扎根。秦国一扫之前的乱政颓势,自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以来愈发强盛;终究,由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其后的李斯、吕不韦无不是在其之上进行政治上的维持更新。所以秦能统一六国,商鞅功不可灭,在文臣中当排第一。而对于武将的排名争议较大的是白起和王剪。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后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荆,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後世。

其实成就秦始皇霸业的肯定不能从他就位开始算啊,所以有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把秦统一六国的第一功臣归功于白起,如果从历来诸多名家所说好像也没有问题,但是秦灭六国是谁来灭的,谁带兵灭国多呢,这我们就不得不说王翦了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散骑侍郎周兴嗣最先提出战国四大名将,在他的《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白起在秦军里当了三十几年的主将,攻下超过70座城池,杀了100多万人,擅长打歼灭战,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战神,人们叫他“人屠”。说到战功,在整个战国时期,他绝对是无人能敌。

王翦率领秦军灭掉了战国七雄中的五个国家,王翦打的是灭国之战,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灭国之功,王翦要优于白起,没有他就没有秦始皇的千秋霸业。况且白起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最终下场凄惨。而王翦却能够安享晚年。我们今天是从秦国统一六国中的灭国之功来排名,王翦排名第一争议较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