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人的电子游戏,描绘最纯正的抗日战争?

 情报姬 2025-03-31 发布于广东

文丨彩虹小马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地,无论南北;年,无论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就在今年,我玩到了目前为止我认为味道最纯正的中国战场游戏,而这款游戏,竟然出自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小工作室。

如果你在这段时间经常刷视频的话,应该已经猜到我说的是哪款游戏了,那就是《易红2》的DLC《上海——南京》。

《易红2》作为一款在fps中玩法也偏硬核的游戏,本身受众并不广泛。但是伴随着DLC的推出,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中国玩家涌入游戏,就是希望看看意大利人怎么描绘中国人的战争。

《易红2》出的DLC一直以来都以严谨考究在小圈子里口碑不错,直到3月28日——最新的DLC,《上海——南京》的出现,小圈子破了。

当天,游戏在线率直接超过3500%,以至于dlc刚发售,服务器差点就被汹涌的中国人给干到宕机。

其实,早在该DLC发布的前一个星期,就已经有大量媒体号为游戏造势宣传了。很多不了解游戏的网友也因为“外国人做的中国战地游戏”这个噱头开始关注《易红2》,感叹没想到国外厂商竟然能先中国游戏公司一步,做出了中国人的抗日游戏。

所以,这个《上海——南京》到底做的怎么样?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怀?它又为何会被玩家称为今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典范?

这款dlc,包含了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这两场中国抗日历史上无法绕过的战役。

游戏之中的南京中华门。在南京保卫战之中中国守军利用瓮城内的藏兵洞,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其中守军74军51师302团团长程智殉国。但中华门守军依然死战不退。

早在去年,《易红2》就发布公告表示会更新中国战役,并且还专门为了中国这两场战役设计了相关符合历史的枪型、装备、地形、服装。

那时的《易红2》中国玩家充满了激动:终于有制作组愿意为了这段历史而努力!

就像开头所描述的,《易红2》是一款硬核Fps游戏。他的主要内容就是二战时期各个主要战场,dlc也是同期所有著名的战役。《易红2》目前为止一共推出了四款dlc(包括刚发售的《上海—南京》),每一个都受到好评,这次也不例外。

此图为dlc封面,该图片原型为淞沪会战中国战车部队巷战冲锋。(只有战车是因为,步兵协调部队此时全部阵亡)

首先,就游戏体量而言,制作组一共设计了上海和南京两张地图,超过20个关卡的数量。此外中国阵营的配音是全新中文配音。并且还将汉阳造、中正式步枪、青岛造冲锋枪等中国军队所常备的武器装备设计在本dlc当中。在游戏官方的公告中表示,此dlc已有超过一百种的新道具和建筑用于任务和创意工坊之中。

此外,游戏参战方的名字也颇有讲究,并非统一的称呼,而是【国民革命军中央教导总队】、【国民革命军第51师】这样具体的部队番号。或许这也正是制作组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些英雄。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为军校学员,攻击一万多人。为防止紫金山落入日寇,战至全军阵亡。(也正是因为他们,直到南京沦陷,日军也没有占领完紫金山,无法对南京城完成火力覆盖)

伴随着时代向前,那些被冠以模糊【英雄】之名的无数热血战士,罕见地在这款游戏中十分考究地被具体到了番号和姓名。

该支部队应为淞沪战场上第一支对日军发动攻击的军队,但由于蒋介石的微操,进攻时间一再推迟。淞沪会战开始时,日本部分海军开始登陆上海。

但显然,单单记住名字是不够的。从细节中可以看出,制作组深入考究了史料。

比如作为中国军人的玩家获得对决胜利之后,你能够听到那首著名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如果未勾选显示敏感内容,听到的应该是《黄河大合唱》)。

此曲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的队歌,也正是由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存在,我军才能在喜峰口战斗中获得胜利

此曲号称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听着那略微模糊的音乐,似乎历史书上那些黑白照片的人,就在这场虚拟对局之中作为队友和我们一起庆祝这场战斗的胜利。

淞沪会战之中,中国总共损失了十五位将军。但是也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起到重大作用。

俗话说得好,历史书上淡淡的一句话,放到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厚重大山。当打开这个dlc的时候,那座虚拟大山就已经矗立在我的面前。

毕竟,坦克这种钢铁怪物是血肉之躯所无法抗衡的。尤其是在对局之中,很多阵地都是因为这类装甲怪物才被迫丢失的。那时候的我看着角色手中的汉阳造,我才直观地感受到农业国和工业国之间的差距。

而真实战场上的革命先烈比我们的感受更加直观,可是他们还是凭着决心和意志将侵略者拒之门外。

那为什么《易红2》一定要选择上海和南京作为本次dlc的主要战场呢?

在游戏简介中是这么写的:

上海和南京,是决定中国抗战命运的两个地方。前者是淞沪会战的战场,是中日之间第一次大型会战的地方,是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国际化都市;后者是南京保卫战的保卫对象,是日本军国主义最大的罪证,是中华民族之殇。

所以,这并不只是上海和南京,而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缩影。通过这两场战役,我们略微看到当年残酷的战斗。

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上海淞沪会战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南京保卫战,然后就是台儿庄战役、徐州大撤退、武汉会战、百团会战等。

然后由于制作组人力有限,只能将其中最为著名的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作为dlc内容。不过好在,得益于《易红2》的创意工坊功能,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抗日大战都被中国玩家复刻在游戏之中。

让我们站到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上海的淞沪会战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决心,以每天阵亡一个师的代价让日本被迫改变了战略方向,而南京保卫战也成了一块永远也忘不掉的伤疤。

但这种教育意义,你在游戏时很难体会到。毕竟战场上四处涌来的日军和天空突然出现的机枪扫射让你无法像我刚才这般感伤。《易红2》在设计时要的就是玩家像真正的士兵一样,在纷乱的战场上感受情绪的起伏。而这就是制作组想要的沉浸拟真的感受。

这种沉浸感受体现的地方不止一条,很多独属于中国人记忆的隐藏细节被逐渐挖掘出来。以至于有的朋友都忘记了,这游戏是个意大利游戏。

抛开装备等本土化因素,这里最逼真的感受就是当时中日双方实力的不对等。

fps对决讲究就是势均力敌,可这个战役,在我看来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

比如【焰燃紫金山】这个小关卡里,作为进攻方的日军包含装甲车等现代化装备,而国民革命军教导总队却没有实力相匹配的装甲设备。从始至终都只能通过人肉手榴弹来抵抗日军的钢铁冲撞。

此为日军配置

如果只是缺少装甲武器也就罢了,作为守方的中国军队在一开始的人员配置更加凄惨,大多数都是只有步枪手的征召小队。

此为dlc中方小队配置。在历史上大部分国民军队,军服都无法保证是新的,甚至于行军途中都只能自己编织草鞋

而反观日军方面,则是机枪 步枪 狙击等配备齐全的反坦克小队。

此为日军配置,在历史上日军规定全副装备士兵负重为20公斤。包括军工铲、工具、弹药、袜子等一系列必需品

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并不是制作组的踩一捧一,而是经过查证所刻意增添的设定。要知道,南京保卫战和淞沪会战相差不到一个月。

而在淞沪会战之中,中国投入了七十三个师,伤亡二十余万。而参与南京保卫战的军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上海前线撤下来的残部。

而这些残部在受创整补之时,根本没有时间训练新兵。因此据唐生智(南京卫戍司令官)统计,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新兵起码有三万,占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其实我军在整个抗战中都没有一个成规定的人员编制。每个团平均人数在3000人左右。

缺乏训练的新兵在如此残酷的战场上,根本没有能力担任职责复杂的兵种,只能成为最简单的兵种,在战场上驰骋。

相反日军日军的整体人员配备分级鲜明,分工全面。每个师团总配备人数在2万人左右,每个联队的作战配置在3800人左右。

而且角色所说的中文更新则更加用心。首先配音方面,制作组没有使用千篇一律的普通话,而是四川方言配音。而这也是因为历史上的川军就是国内革命军阵亡人数最多的集团军(川军阵亡士兵数占总阵亡数的五分之一)。

此外中方军队的台词也充满了悲剧色彩。当队伍里的队长阵亡时,他们并不会说什么英雄和理想,只会淡淡地说出我来成为队长。人可以死,但是建制不能丢。可更多的时候,角色阵亡说不出话来,只剩下血涌出喉咙的呜咽。

这也是他和其他fps游戏之间最大的不同——强调战争死亡的恐怖。

中国人民记住战争的方式永远不是渴望战争,而是无法忘记战争的恐怖。因此如此契合中国玩家口味的游戏在这一刻引来了他的拥簇。

于是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一场缅怀先烈的抗日战争再度打响。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壕沟里冒出了许多年轻人,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不让当时的悲剧再度发生。

《易红2》通过他们的游戏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坚持,他们从不支持和美化任何侵略行为,而这份坚持也正是他们能推出这份作品的契机。

但这份坚持,并不是该DLC最打动人的地方。

《易红2》有个特色,就是它只是战役的复刻,很多战场并没有过多刻画建筑场景,这个战壕和另一个战壕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这次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烟燃紫金山】的战场拐角处,一座中山陵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左图为《易红2》里中山陵的建筑建模 当年开展南京保卫战的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保护中山陵

如今,制作组又在向玩家征集接下来dlc的更新计划,而其中就有朝鲜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的战争故事或许在中国的玩家努力之下,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可。

最后,再说一句额外的话题:那就是开挂。伴随着该dlc的爆火,【我要开挂,让小日本这群人尝尝我们的厉害】这句话也被大家所认可。

但是,《易红2》的推出并不是为了让大家“享受战争”。当进入游戏战场的那一刻,玩家要做的并不是杀杀杀,而是——存活下来,然后助祖国光复。

这里并不是无双的战场,尤其这次DLC的难度甚至比以往DLC更高:

虽然是序章内容,但是在他的游玩体验下反倒更像是淞沪会战中胡宗南第一军的刘行阻击战,在此阻击战之中,第一师全师伤亡过半,其中七十八师营长全部阵亡。

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当时战场上的年轻人在最后一刻究竟有怎样的念头。那些鲜红的血液最后慢慢成为历史书上的油墨,被当作一个又一个无聊的知识点。可是这些鲜活的人,不该成为死板的历史知识,他们应该成为更为鲜活的存在,被大众所熟知。

上海局势不太明朗,下次相见会是何时呢?你还好吗,家乡的一切还好吗?如果我牺牲了请不要为我伤心,等到我们胜利的那天,你就去后山,站在山巅,若有山风向你吹来,就是我来见你了。(在查阅资料时,并未找到士兵相关轶事,只有这找到了这封绝笔遗书借此窥探英雄的鲜活)

我无法成为当年的他们,更妄谈揣测他们当时的想法,只希望能够借助这虚拟的游戏来完成和他们心脏的同频跳动。至少这款DLC给了我一种久违的感受——一旦完成这样的同步,再回头了解书上的那段油墨的时候,我确实感觉到那薄薄的十几页纸如山一般厚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