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大二院王建安院士领衔,连发医学顶刊柳叶刀、NEJM

 妙趣横生统计学 2025-04-01 发布于江苏
2025年3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领衔,在医学顶刊柳叶刀(医学一区top,IF=98.4)发表了一项备受瞩目的研究成果论文——FLAVOUR II研究。
FLAVOUR 系列研究,继首项FLAVOUR研究成果于2022年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后,FLAVOUR II研究成果再登顶刊,可喜可贺!
两篇文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胡新央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建安院士为该论文的主要通讯作者。
在发表在《NEJM》的FLAVOUR研究中,研究者观察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40%至70%之间的患者,FFR指导的PCI与IVUS指导的PCI在临床结果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且FFR指导的PCI能够减少21%的支架植入,这对于减少医疗资源消耗和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狭窄程度更重的患者?
其次,一些无需导丝和血管扩张剂的无创功能学技术,如基于造影的FFR技术操作简便、风险低,对患者更加友好。FLAVOUR Ⅱ研究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评估这些基于影像的FFR在指导PCI中的效果,以期找到更加简便、安全、有效的PCI指导方法。
在此背景下,FLAVOUR Ⅱ研究聚焦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对比了基于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AngioFFR)指导PCI与IVUS指导PCI的临床结果旨在进一步探索AngioFFR在指导PCI决策及优化中的价值
这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872例血管造影目测狭窄程度≥50%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FFR或IVUS指导的PCI组。
主要终点:术后12个月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在内的复合终点结果。
次要终点:包括术后24个月和60个月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复合终点结果等。
在1年的随访期间,73.9%的患者接受了AngioFFR指导的PCI,83.1%患者接受IVUS指导的PCI;随访结果显示,AngioFFR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的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不劣于IVUS组(6.3%vs.6.0%),非劣效P值=0.022。
图片
两组在主要复合终点的每个组成部分(即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中和所有患者亚组(如≥65岁患者以及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等亚组患者)中,也获得类似的临床结果。
图片
图片
总之,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FLAVOURⅡ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非复杂冠心病患者中,基于血管造影的FFR指导的PCI策略在临床结局上不劣于IVUS指导的PCI策略,且具有减少支架植入的优势。

最后,在文末给郑老师我们团队打个统计服务广告吧,大家不要见怪哈!

我们将提供专业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数据分析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