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奇才陈抟《观空篇》仅6句,却把“空”讲得比佛经还透彻,读完恍然大悟

 zsok 2025-04-01

国学经典,共学勉之

《观空篇》诞生于五代末北宋初,为道家名士陈抟所著。

当时,陈抟长期隐居山林,沉浸于道家学说的钻研,在对宇宙、人生、修行的深度思索中,完成这一著作。

文中,他把“空”划分为顽空、性空、法空、真空、不空五个层次,由混沌懵懂的顽空,到片面执虚的性空,再至初窥天道的法空,直至超脱色空的真空,以及诠释有无辩证的不空,层层深入。

这一思想体系,不仅梳理道家修行境界,更叩问宇宙人生本质,为后世探索精神世界指引方向。

Image

1

欲究空之无空,莫若神之与慧,斯太空之蹊也。于是有五空焉。 

 译文:想要探究空的本质,乃至空之至极的“无空”境界,没有比运用精神与智慧更好的途径了,这便是通往太空妙境的门径。于是便有了五种空的境界。

心得感悟:此句开篇便点明探索“空”的关键在于神与慧。“空”在道家思想中是一个深邃的概念,它并非简单的虚无。

而神与慧,恰似开启这扇神秘之门的钥匙。在生活里,我们常常被繁杂表象迷惑,难以触及事物本质。

就像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需要我们运用内在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去洞察。这也启示我们,面对人生困惑,不应盲目行动,而是要沉静内心,激发智慧,才能勘破虚妄,寻得生活的真谛,步入那高深莫测的精神境界。

Image

2

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译文:第一种叫顽空,这是什么呢?它空虚却不运化,凝滞而不通畅,阴沉混沌,清气被埋藏无法生发,阳气虚空又质朴不停,这是最为愚笨的状态。

心得感悟:顽空描绘的是一种停滞、僵化的状态。生活中有些人思想守旧,拒绝改变,就如同处于顽空之中。

他们无法接受新观念,不懂得顺应变化,被陈旧的思维禁锢。比如一些传统行业,若一味坚守旧模式,不顺应时代创新变革,就会像这顽空一般,被时代抛弃。

这种状态是对生命活力的束缚,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开放心态,勇于突破自我,让内在的“清气”得以释放,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得生机。

Image

3

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扃其至妙,守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见者也。


译文:第二种叫性空,这是什么呢?它虚空却不能接纳,安静而能保持清澈,只依赖于离卦中的虚空,却不知道坎卦中的盈满,离开了那至妙的平衡,只守着孤阴,最终成为幽暗不明的鬼魂,这是持有片面见解的人。

心得感悟:性空体现了一种片面的认知与执着。只追求虚空的清净,却忽视了事物的另一面。

在生活中,许多人追求内心宁静,却走向极端,逃避现实责任与挑战。就像只看到离卦之虚,而不见坎卦之满。

真正的智慧是要平衡虚实,既要懂得享受内心的宁静,也要积极投身生活,在实践中体悟人生。偏执一端,往往会陷入困境,只有把握好阴阳平衡,才能拥有完整而丰富的人生。

Image

4

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魂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者也。

译文:第三种叫法空,这是什么呢?行动时不被干扰,安静时能滋生万物,像潜藏的龙一样安然不用,乾阳之位刚刚与幽深的山谷相通,处于无色无形的状态之中。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却与天道相契合,这是刚刚开始得道的人。

心得感悟:法空境界是一种动静皆安,顺应天道的状态。动不扰,静能生,体现出一种从容淡定的处世哲学。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为外界所扰,难以做到心如止水。而法空启示我们,做事时专注不躁,闲暇时内心宁静,不刻意而为,顺应自然规律。

当我们放下过多的功利心和执念,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反而能在无形之中获得成长与收获,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

Image
5

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色,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矣。是为神仙者也。

译文:第四种叫真空,这是什么呢?知道物质并非真实的物质,知道虚空并非真正的虚空,于是真空发生变化生出真道,真道变化生出真神,真神变化万物便无不具备,这就是成为神仙的境界。

心得感悟:真空境界突破了对事物表象的认知,达到一种对本质的深刻洞察。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被事物的外在迷惑,难以看清真相。

而达到真空境界,便是能超越表象,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性。当我们摆脱世俗的偏见和固定思维,就能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

就像懂得色与空的虚幻,便能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以智慧和超脱的心态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

Image

6

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有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和矣。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为本,斯亢龙回首之高真也。

译文:第五种叫不空,这是什么呢?天空高远而清澈,却有日月星辰;大地安静而安宁,却有山川草木;人看似虚空而无物,却能修炼成仙。这三者都是从虚空之中生出而后成就。一神变化能生出千神的形态,一气运化能生出九气的状态。所以运动以静止为基础,有以无为根本,这就是高深莫测的高真境界。

心得感悟:不空阐述了有无相生、动静相依的深刻哲理。看似虚空的天地与人,却蕴含无限生机与可能。

生活中,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虚无,而应明白虚空之中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就像我们在迷茫时,看似一无所有,但正是这种“无”的状态,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动与静、有与无相互依存,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既要积极行动,也要懂得沉淀积累,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人生,方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与君共勉!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