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和混乱,善与恶的区别,有时候不在人性,而在于有没有一项关键技术的发明和成熟。 因为新技术的出现,人心中的善念和社会对正义观念才有实现的可能。技术掀开了压制文明的天花板,文明才得以伸展。人性本身没有变,是技术进步导致了更公平的结果。
上个周日,也就是前天,没有收到觉.茶空间收看《文明之旅1051》的通知,估计是没有安排吧。 到了下午,只能是在家里用手机看罗胖子在那里嘚啵嘚了,效果到底是差了很多,啥都没记住。不得已,昨天下午又看了一遍,这才记住些了内容,今天也有了分享的勇气。
公元1051年,大宋仁宗皇帝又双叒叕被大臣们的唾沫星子给“围攻”了。因为不是第一次,他倒也没有龙颜大怒,只是觉得郁闷:如果因为天下大事跟朕争吵不休,倒也罢了。偏偏为这样的小事,也跟朕没完没了呢? 在现代人看来,事情确实不大,不就是皇帝想给他的拐弯老丈人升个官嘛,还是个虚职。 大臣们却坚决不同意,尤其是包拯包大人,站在皇帝跟前说了好几个小时,唾沫星子都喷到皇帝脸上了。仁宗皇帝的脾气是真好,愣是没治包黑子的大不敬之罪,最终还把这事儿给放下了。
说来也巧,我在头条号上,还看到类似的另一件事儿:同样是在1051年,宋仁宗的老师夏竦去世,宋仁宗非常伤心,想要给老师“文正”的谥号。大臣们又集体反对了,这回带头的是司马光,理由是:文正是最高等级的谥号,像魏征这样的人才配享。夏竦担不起这个谥号。臣以为,给个“文献”的谥号就不错了。 看着皇帝还在坚持己见,司马光就给他上起了历史兼政治课,附增了几个小时的唾沫星子……最后的结果是,夏帝师只得了个排名第13的谥号“文庄”。 不得不说,只有在仁宗皇帝跟前,大臣们才敢如此较真儿,换别的皇帝,即便是不咔嚓你,也要把你撵出京城了,别他N的老烦朕!
把这件小事儿说完,罗胖子又开始说另外一件小事:这一年,朝廷下令减少了两个地方的人头税。 确实是小事,但由此开始,大宋帝国的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到了北宋末年,已经达到了1.4亿。
原因当然有很多,有农耕技术的提高,有耕地面积的增加,可能还有军队承担了全部徭役,百姓们可以全心全意种地了…… 但是,罗胖子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头税的取消。 当然,这种税也是逐步取消的。
中国古代的税收,主要有三类:第一是“人头税”,家里有几口人就交多少税;第二是“土地税”,家里种多少地就交多少税;第三是“商税”,你家卖多少货就交多少税,这个不涉及当时的“三农”问题,暂且不提。 按理说,按地收税最为合理,但由于技术原因,土地税实在是不好收,只能收人头税。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果:本来就收入很少的农民,为了少交点税,要么是隐瞒人口不报,要么是含泪杀掉亲生骨肉。
什么样的现实困局,才会逼着父母们做出这种反人性的决定呢? 多一张嘴吃饭,虽然消耗不了多少粮食,但整个家庭就要背上一大笔的人头税,这也将成为压垮家庭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家长们实在承受不起,大人小孩都遭罪,只能是忍痛溺子了……
朝廷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也不是不想改革税制,但是技术难度太大,花钱的地方又太多,只能先这么收着了。 只能到了宋朝,数学算法的提高,推动了土地丈量技术的进步,收土地税的难度大幅降低,人头税也就开始慢慢取消了。
罗胖子在讲明白了税收和人口的关联逻辑之后,这样总结他的这期节目:看到这节节攀升的人口数字,我自己反正是有些隐隐的悲凉。这多生出来的人口,不知道有多少侥幸没有被残酷人头税逼死的人口,而已。
进一步的结论就是:技术是文明进步的真正的决定性力量,只要提取数据和运算数据的能力上一个台阶,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会随之上一个台阶。 在技术的不断加持下,人类的善才得以在长期的善恶博弈中,略胜一筹,再略胜一筹……
比如说,我能有这个古装男的头像,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