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斟惭羹

 医者仁心心 2025-04-01
"羊斟惭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羊舌虎和韩宣子的一段故事。成语“羊斟惭羹”用来比喻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羞愧,意指因自己的行为或决策导致事情变得糟糕,而感到惭愧和羞耻。

具体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当时羊舌虎请韩宣子吃饭,韩宣子指定要吃羊斟的肉。羊斟因为之前曾经对韩宣子有恩,所以感到非常荣幸。然而,羊舌虎没有按照韩宣子的要求准备,而是自作主张地准备了其他菜肴。羊斟得知后感到很惭愧,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后来,羊斟在与楚国的战争中背叛了晋国,投奔了楚国。人们因此认为羊斟因为惭愧而采取了背叛的行为。

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仍然被引用和传讲,用来形容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羞愧心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