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芙蓉镇》的小伙伴,应该都对一句台词印象深刻: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无论古今,尊严对于普通人来说,与活下去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对红楼梦的刘姥姥来说,一样如此,尊严?当一家人在寒冷的冬日里缩成一团,无钱度日等米下锅,孩子饿的嗷嗷叫时,所谓的尊严一钱不值!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刘姥姥虽然出身乡野,大字不识几个,但她却见识过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大半生的苦难生活,也让她积累了更多谋生的经验,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难不倒她。面对女婿的抱怨,刘姥姥及时站出来制止了女婿的这种毫无营养的负能量。既然一家人没钱过冬,那就好言好语地商量出一个法子来,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刘姥姥出场时已经年过七十了,在古代属于高寿了,她这么个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即便是饿死,冻死,这辈子也值了。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她不忍看着女儿一家冻毙于风雪。所以,面对女儿一家遇到的生计难题,她没有袖手旁观,没有装聋作哑,没有悲观绝望,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刘姥姥虽然年纪大了,但她面对困难却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非常沉得住气,她在跟女婿的一番聊天中,很快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既然一家人暂时无钱度日,现在又是冬天,无法通过种地或给人做活取得衣食和收入,那就只有通过先借钱,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了。不得不说,刘姥姥不仅清醒,还非常有智慧,她知道现在女儿家里的情况,不是借三五百钱就能挺过去的,一整个冬天两三个月呢,这日子可不短。一家五口两三个月的开销,就单单是买菜做饭生炭取暖,怎么着也得个四五两银子才勉强过得去吧?而且,这中间还夹着一个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呢。可对于乡野人家来说,一般的人家哪里能拿得出这么多银子来呢?纵然有,又有谁愿意借这么多钱给一个生活困难短期内没有偿还能力男主人还有些好吃懒做的家庭呢?刘姥姥想到了与女婿祖上连过宗的金陵王家,这可是真正的富贵人家,三五两银子对普通人家来说不是小钱,但对富得流油的四大家族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有句话说得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对刘姥姥来说,借钱度日固然重要,但问谁借钱更重要,只有先确定问谁去借钱,才有可能一击即中,才有可能借到钱。如果只是莽撞地出门去东家借了西家借,可能一圈下来还是两手空空,因为大家都没钱,或不敢借钱给你。但如果你选准了一家有钱人,一番好话说下来,也许银子就到手了。现在想想,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去贾府借钱,其实颇有一番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悲壮气概的,因为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帮女儿家渡过难关的法子。不然,她一个老婆子去哪里弄钱呢?就是去要一天饭,单靠一个人,也无法养活一家五口,何况女儿家遇到的困难,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顿饭两顿饭就能解决的,而是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但寒冬已经来了。让刘姥姥下定决心,放下尊严,豁出老脸去贾府碰运气的根本原因,还不是她觉得女儿女婿年轻抹不开面子,而是一个老母亲不忍心看着女儿忍饥挨饿,是一个外祖母不忍看着两个外孙缺衣少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刘姥姥是拎得清的,什么尊严什么脸面,在活下去这个人生的重大议题面前,都变得十分渺小,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渺小到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们自然知道,刘姥姥最终是借到了银子的,而且王熙凤一出手就是二十两,这足够刘姥姥一家一年的生活开销。而刘姥姥也明白,就是不给二十两,只给十两银子,甚至五两银子,能让一家人熬过那个严寒的冬天,只要一开春,万物复苏,大地解冻,他们一家也就不会再饿死了。但当刘姥姥一大早带着外孙板儿进城时,她的心里应该是没有底的,别说借钱,能不能敲开贾府的大门都还不知道呢,万一被看门的当成讨饭的赶走,或者故意刁难,那机会就更渺茫了。即便是见到了周瑞家的,见到了王熙凤,如果她们就是不吐口不借钱,让刘姥姥吃顿饭就打发她走了,她又能有什么法子呢?毕竟,此时的贾府也已经走下坡路了。可女儿一家的现实又摆在那里,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刘姥姥:你此去务必借到银子!若是空手而归,一家人将再次陷入可能冻毙于风雪的险境。对于刘姥姥来说,去贾府打秋风,既是她唯一能借到钱的法子,也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贾府都借不到钱,她又该如何向女儿女婿交代呢?因此,她不仅带了外孙板儿,以博取富贵人家更多的同情,唤起他们的怜悯之心,同时,她将平生所积累的所有奉承话,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倒了出来,这是她全部的诚意。刘姥姥陪尽了笑容,说尽了好话,终于如愿以偿。她身上向我们展示的,是底层民众面对苦难的智慧和世故,他们永远不会坐以待毙,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们也会去试,万一成功了,就是彻底的翻身。后来我一直在想,如果那天刘姥姥没有从贾府顺利借到钱,她该怎么办?真的就陷入死局了吗?家人真的就要活活饿死吗?以刘姥姥的智慧,她必然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年过七旬的她,也许经历过比女儿一家眼下遇到的生计问题更大的难题,可她最终都挺了过来。土里刨食的底层百姓,除非遇到大灾之年,想要饿死他们,也没那么容易。也正因为身处底层,常常缺衣少食的他们,早已习惯了生活的各种磨难,而他们也一定有战胜苦难的各种办法,挖野菜,啃树皮,吃雪,吃土,乞讨……他们用富贵人家怎么都想不到的办法,战胜寒冷和饥饿,战胜天灾和人祸,渐渐练成了一副顽强的意志和生存能力,他们变得刀枪不入,不那么容易被打倒。当然,以刘姥姥的智慧和世故,如果她一次不成,我想她还会去贾府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敲开贾府的大门,直到见到真佛,直到打到秋风。对贾府来说,对王熙凤来说,二十两银子不过九牛一毛,但对刘姥姥来说,这可是救下她一家五口的“良药”。任何时代,自然也都不乏有气节之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周粟,但那都是读了圣贤书的文人,为了争一口气而做出的大丈夫行为,固然令人敬重!而对于底层百姓,对于身为牛马的你我和芸芸众生,很多时候,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而活下去,也从来没那么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