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焖子起源于宋代,据传由宋代文豪苏东坡在定州任知州时所创,苏东坡在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十月,来到定州任知州。当时定州地区遭遇严重灾荒,苏东坡为了救济灾民,发明了定州焖子,苏东坡将肉末和荞麦面混合,制成块状食物分发给灾民,这种食物后来被称为“焖子”。 ![]() 原料准备: ● 肉1500克(瘦七肥三) ● 红薯粉条800克 ● 玉米淀粉100克 ● 盐适量 ● 葱末150克 ● 姜末60克 ● 味精15克 ● 红曲米水适量(可放可不放) ● 八角3克 ● 桂皮3克 ● 良姜3克 ● 香叶2克 ● 山奈2克 ● 小茴香5克 ● 花椒8克 ● 肉蔻半个 ● 姜片4克 ![]() 秘制香料水制作: 1. 将八角、桂皮、良姜、香叶、山奈、小茴香、花椒、肉蔻、姜片等香料洗净。 2. 净锅上火倒入清水,放入香料熬制出香味,捞出渣料留汁即成(也可用肉汤代替)。 ![]() 定州焖子熟制步骤: 1. 净锅上火倒入少量色拉油烧热,倒入肉馅煸香,放入葱、姜、味精、盐、粉条、适量的秘制调料汁搅拌均匀。 2. 小火熬制粉条软烂。 3. 将淀粉用水调成稀粥状,倒入肉馅中,再倒入适量红曲米水,用工具搅拌均匀,装入提前准备好的布袋中绑紧(若使用容器,需提前在容器内涂抹油)。 4. 净锅上火倒入清水烧开,把盛满肉馅的布袋放入锅中煮20分钟左右。 ![]() 5. 捞出晾凉去除布袋,即可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