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岭地区及陕西省植物志的编撰及进展情况 ——陕西植物研究主要参考工具书介绍

 kibcat 2025-04-01

  研究植物生态、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森林与植被以及生物多样性,首先必须认识植物,植物志(树木志)为了解与鉴定植物提供基础性文献参考。为此,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今,中国宝贵与独特的植物资源一直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植物学者对各区域的植物资源进行考察、标本采集、鉴定分类研究,并编撰植物志和植物研究的专著。截至目前,《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已全部出版发行,各省(区)植物志有的已全部出版完成(如四川植物志115卷、西藏植物志15卷、云南植物志121卷、贵州植物志110卷、深圳植物17卷等),有的正在陆续编出版(如陕西植物志、延安植物志等)。


  一、秦岭地区

   秦岭横亘于陕西南部,是中国中部最大山脉,素有华夏龙脉之称最高点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71.2米它东起河南伏牛山西部的灵宝和卢氏县,西至甘肃东南部的宕昌县岷江而与青藏高原的东端相接,北临渭河,南以汉江为界东西长逾800千米,南北宽为140-200千米。秦岭地区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各类植物4788(含种下等级),其中种子植物特有318种,国家Ⅰ级和Ⅱ级保护植物分别有8种和95种。区内区系成分复杂拥有独特的生态过渡性,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14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


 1.秦岭植物志

  20世纪50年代,原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开启《秦岭植物志》编研。《秦岭植物志》第一卷(第一册)前言中记载,“在国务院1958年4月7日发布的“关于利用和收集我国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号召下为了适应农、林、牧、药等方面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为综合开发秦岭提供植物学方面的资料开始了本志的编写计划拟分四卷(第一卷种子植物第二卷蕨类植物第三卷苔藓植物第四卷地衣植物)分期出版。

  作为区域性植物学巨著,《秦岭植物志》是该地区植物分类学工作者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成为研究秦岭植物必备的工具书和其他植物志书编著的重要参考,也是研究中国南北过渡带植物区系的核心文献。

  《秦岭植物志》(第一版)实际编写出版了三卷七册,包括第一卷 种子植物(第一册第五册)第二卷 蕨类植物门第三卷 苔藓植物门(第一册 藓类植物),记载秦岭地区植物231科1206属4033种(含种下等级),而苔类(第三卷 第二册)和地衣类(第四卷)未完成编写。《秦岭植物志》出版情况如下:


ImageImage

                  (注:图片为作者藏书)


  (1)《秦岭植物志》 第一卷 种子植物

  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记载种子植物158科998属3426种(含种下等级)。

  第一卷(第一册)1976年12月出版。收录裸子植物亚门与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共 33科221属,其中裸子植物9科(苏铁科麻黄科)21属36种3变种2变型,单子叶植物24科(香蒲科兰科)200属589种(含种下等级)。

  第一卷(第二册)1974年2月出版。收录双子叶植物纲(古生花被亚纲)共42科(三白草科蔷薇科)243属813种2亚种150变种14变型。

  第一卷(第三册)1981年1月出版。收录双子叶植物纲(古生花被亚纲)共47科(豆科山茱萸科)222属608种2亚种109变种6变型。

  第一卷(第四册)1983年9月出版。收录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共28科(鹿蹄草科车前科)171属454种11亚种65变种2变型。

  第一卷 (第五册)1985年12月出版。收录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共8科(茜草科菊科)141属477种5亚种68变种10变型。

 (2)《秦岭植物志》 第二卷 蕨类植物门

第一版《秦岭植物志》 第二卷 蕨类植物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编著,1974年3月出版。记载蕨类植物29科(松叶蕨科~满江红科)72属270种11变种。

新版《秦岭植物志》第二卷 (第二版)石松类和蕨类植物,郭晓思徐养鹏编著,2013年10月出版。该志收录、记载了秦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19种(含种下等级),隶属25科(石松科~水龙骨科)75属,与老版《秦岭植物志》(第二卷,第一版,1974年)相比,新增加了3属38种。

(3)《秦岭植物志》 第三卷 苔藓植物门

第三卷(第一册) 藓类植物,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编著,1978年12月出版。记载藓类植物44科(泥炭藓科金发藓科)136属311种14变种和1变型。

 2.《秦岭植物志增补 种子植物》 

  李思锋、黎斌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该书新增1980~2009年间种子植物新记录6科61属共计413种,使秦岭种子植物总数达3839种,丰富了秦岭植物区系的完整性。吴征镒院士为该书作序写到:“在《秦岭植物志》出版20余年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和陕西植物研究所诸君经数十次的再调查、采集、鉴定、考订、补充,编撰成《秦岭植物志增补》,新增6科、增补61属、增400余种植物的科学记载。值此,秦岭山脉地区的植物达164科、1052属、3841种,植物物种在全国著名山脉中仅次于横断山脉,居第二位,足显秦岭山脉植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Image Image

                   (注:图片为作者藏书)

  

 3.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志 

  贾渝何强吴鹏程汪楣芝编著,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弥补了《秦岭植物志》第三卷 苔藓植物门(第册)苔类植物的缺失。书介绍了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的区系特点研究状况,收录记载了苔类和角苔类植物47科壶苞苔科肿角苔科86属273种11亚种和20变种,展示了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


Image Image 

                            注:图片为作者藏书)

 4.秦岭地区其他植物志书

1)《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物》

  任毅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0出版。本书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丛书记载佛坪自然保护区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主要森林植物群落和植物种类

2)《中国秦岭经济植物图鉴》(上下册)

  刘文哲主编,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9年1月出版,收集价值较高和有发展前途的秦岭经济植物十大类(不包括药用植物)近500种,每种配有彩色图片。

3)《中国秦岭常见药用植物图鉴》(上下册)

  刘文哲主编,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7月出版,选取秦岭500多种主要常见药用植物,以植物的系统位置为编排主线,包括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每种配有彩色图片。


Image Image


4)《秦岭火地塘植物图鉴》

  姜在民刘培亮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本书收录秦岭火地塘放学实验实习基地维管植物128科,423属,700种,每种植物配有彩色照片。 

5)《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 

  安定国编著,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01月出版,记述了小陇山林区的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和用途和药用植物等。


Image Image


 (6)《伏牛山药用植物志》

  尹卫平王忠东高致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至2016年09月出版主要记载了伏牛山地区药用植物1159种。全书共分7卷,其中1-3卷为大宗药材,4-5卷为有毒植物,6-7卷为冷背药材。第一卷尹卫平王忠东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收录伏牛山地区原产地保护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52种品种;第二卷,2010年4月出版,是第一卷的续篇,收载了伏牛山区分布的大宗药材共94种;第三卷,2011年05月出版,收载了伏牛山地区分布的常用药材91种;第四卷,2012年3月出版,收载了伏牛山地区常见有毒植物,包括有毒地衣植物、有毒菌类植物、有毒苔藓类植物、有毒藻类植物、有毒蕨类植物、有毒裸子植物、有毒单子叶植物等共计323种。5卷(上册),尹卫平、高致明等编著2013年6月出版,收录有伏牛山产31科284种有毒的双子叶植物,第5卷(下册),2015年1月出版,共收录有伏牛山产有毒的双子叶植物16科220个品种第六卷,2015年11月出版,记载伏牛山珍稀植物53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8科25种和河南省保护植物19科28种第七卷2016年09月出版,记载伏牛山区的冷背药材42种,包括24个该区域特有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Image Image 


 二、陕西省及地方植物志

  陕西省地处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兼跨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秦岭山脉东西横贯陕西,以北为黄河水系,以南除南洛河外均属长江水系。陕西省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北山(黄龙山、乔山、北仲山、嵯峨山、陇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北部为海拔9001900米的陕北黄土高原和长城沿线风沙滩区,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中部是关中平原区,海拔460850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南部是陕南秦巴山区,海拔10003700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陕西省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纵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大部及关中属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北长城沿线以北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因此,要全面了解陕西全省的植物种类和资源情况,除上述秦岭地区植物外,还需要增加对陕北、关中和陕南巴山地区植物的认识与识别,主要植物志书如下:

 1.《陕西树木志》

  牛春山主编,马多士王明昌曲式曾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该书收录记述了陕西省秦、巴山区、关中平原、渭北高原及陕北风沙区所产及引种树种101科321属1224种(包括变种)。牛老于1952年12月编写完成《陕西树木志》初稿,由西北农学院油印出版,是陕西最早的树木学专著,为陕西林业方面的基础科学著作。随着树木学教学和科研的不断积累,1952年版《陕西树木志》内容尚有欠缺,经补充完善,1962版《陕西树木志》由西北农学院铅印出版,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追求与不懈努力,1990年牛老第三次主编完成了《陕西树木志》,并于1995年1月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本110余万字的巨著涵盖了陕西全省、尤其是秦岭主脉及巴山北麓95%以上的乔灌木。每种都附有原始文献和重要异名,各树种和主要变种都有根据实物标本绘制插图1163幅,还对主要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林业特性及重要属的分布中心进行了阐述。


Image Image


  2.《陕西植物志》

  全书规划出版十三卷本,第四卷已出版,其他卷册正在编研中。覆盖陕西全省,由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牵头,联合省内外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编撰,与《秦岭植物志》形成互补。

  《陕西植物志》第四卷,岳明总主编,吴振海、刘培亮、卢元、李忠虎本卷主编,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该卷是《陕西植物志》十三卷中最先完成出版的一部。本卷收录陕西省分布的裸子植物苏铁科至红豆杉科、被子植物莼菜科至天门冬科,共计38科187属538种。在第四卷的编写过程中发现陕西省植物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8个,发表新组合5个。

3.《延安植物志》

  《延安植物志》上卷曹旭平、张文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上卷收录了延安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478种;下卷待出版。


ImageImage


 4.《陕西子午岭植物图鉴》

  白重炎、贾茜编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收录陕西子午岭地区大型真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总计141科514属994种(含种下等级)。

 5.《陕西靖边植物志》

  李忠虎、蒋贵东、柏春霞、刘玉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收录靖边县分布的维管植物79科231属312种(含305种、7变型),每种配有彩色图片。


ImageImage


 6.《关山树木志》

  陕西省陇县林业局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2月出版。收录陕西关山地区种子植物71科(银杏科~百合科)160属381种(含种下等级)。


 三、其他参考植物志书

  包括全国性的植物志和部分与陕西相邻省份的植物志书。

  1.《黄土高原植物志》

  出版了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五卷。关中、陕北属于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植物志》第一卷,西北植物研究所编著,付坤俊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收录黄土高原地区裸子植物苏铁科麻黄科8科15属34种1变种,被子植物三百草至十字花35科191属635种4亚种91变种14变型。

  《黄土高原植物志》第二卷,西北植物研究所编著,付坤俊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收录黄土高原地区双子叶植物景天科至豆科共8科119属581种90变种8变型。

  《黄土高原植物志》第五卷,陕北建设社委员会、西北植物研究所编著,付坤俊主编,陕西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收录黄土高原地区双子叶植物透骨草科至菊科共10科155属577种4亚种65变种7变型。

 Image  Image 


  2.《中国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涵盖全国范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记载了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和物候期等。该书基于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的工作积累1959年首卷出版,到2004年10月得以全部出齐,经历了45年艰辛编撰《中国植物志》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秦岭和陕西植物时,可作为补充参考。 

  3.《中国树木志》

  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10 20046出版。涵盖全国范围,收记载中国树种与国外引种栽培树种179科1102属8000余种,分四卷出版。研究秦岭和陕西木本植物(树种)时,可作为补充参考。

  《中国树木志》第一卷198310月出版,收录记载25科108属804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木桫椤科)2属10种,裸子植物11科(苏铁科买麻藤科)41属243种,被子植物13科(木兰科马桑科)65属551种。

  《中国树木志》第1985年12月出版,收录记载34科(蔷薇科木麻黄科)246属。

  《中国树木志》第1997年12月出版,收录记载62科(榆科葡萄科)331属。

  《中国树木志》第2004年6月出版,收录记载58科(紫金牛科禾本科)417属,其中双子叶植物52科(紫金牛科~苦槛蓝科)348属,单子叶植物6科(芭蕉科禾本科)69属。


 ImageImage


 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编,科学出版社,1972年2月~1983年2月出版,收录有经济价值和常见的植物384科8000余种,分五册出版,后续补充出版了补编第一册和第二册。研究秦岭和陕西植物时,可作为补充参考。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1972年2月第一版,1983年3月第三次印刷。收录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计207科,其中苔类植物42科(角苔科~钱苔科)、藓类植物59科(泥炭藓~金发藓科)、蕨类植物50科(松叶蕨科~满江红科)、裸子植物11科(苏铁科~买麻藤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45科(木麻黄科~莲叶桐科)。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1972年5月第一版,1983年4月第三次印刷。收录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96科(罂粟科~山茱萸科)。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三册,1974年8月第一版,1983年4月第二次印刷。收录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23科(岩梅科~茄科)。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四册,1975年5月第一版,1980年8月第二次印刷。收录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20科(玄参科~菊科)。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1976年12月第一版,1983年5月第三次印刷。收录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38科(香蒲科~兰科)。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一册,1982年12月出版,对离瓣花类28科(胡麻科~山柑科)补充了分种检索表,对其中16科补充了种类共390种。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二册,1983年2月出版,对离瓣花类54科(景天科山茱萸科)补充了分种检索表,对其中26科补充了种类共318种。


Image


 5.《子午岭木本植物志》

  刘立品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收录甘肃子午岭林区野生及人工引种栽培乔木、灌木、半灌木及木质藤本计47科(银杏科百合科)96属222种。陕西、甘肃两省在该地区植物分布有重叠。

   6.甘肃植物志

  《甘肃植物志第二卷甘肃植物志编辑委员会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月出版。记载了甘肃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30科胡桃科连香树科148属517种5亚种73变种17变型3个培育种。秦岭西部陕西、甘肃两省植物分布有重叠。


   ImageImage

7. 《四川植物志》

  《四川植物志》115卷高宝莼方文培孔宪需等编著,收录四川植物4000多种,发现新科1个芒苞草科新属5个新种200多个,这是我国植物学家首次发现和建立的一个新科。研究巴山地区植物时,可作为补充参考。

 8.《湖北植物志》

  《湖北植物志》14卷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编著,傅书遐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记载湖北野生及常见栽培种子植物170科1140属3928种含湖北植物新分类群35个新组合12个新分类等级4个。第一卷和第2卷分别1976年2月和1979年8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第卷获湖北省1978年科技成果奖及湖北省科学大会奖。研究陕西东南部植物时,可作为补充参考。


Image Image


 9.《河南植物志》

   秦岭东部陕西、河南两省植物分布有重叠,可作为补充参考。

   《河南植物志》第一册,丁宝章、王遂义、高增义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收录河南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73科三白草科樟科260属998种及变种,其中有38个新种及新变种。

  《河南植物志》第二册,丁宝章、王遂义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收录河南被子植物共35科罂粟科葡萄科233属1095种204变种及变型,其中有21新种及新变种。

  《河南植物志》第三册,丁宝章、王遂义、高致明等编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收录河南被子植物共63科椴树科菊科425属1172种17亚种107变种,2变型及7栽培变种,其中有21个新种及新变种。

  《河南植物志》第四册,丁宝章、王遂义、叶永忠等编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收录河南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共26科香蒲科兰科268属778种2亚种,79变种9变型及10栽培变种。


 作者:新书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