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教授比我大三岁 文/王成 博士梁燕玲老师,是陕西省一所大学的系主任。今天偶然百度,发现她只比我大三岁。想当初,她教我们时是厦门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刚毕业不久。在那些普通教师里的确是显山露水,鹤立鸡群。她的课我也就特别用心。当时我总以为她比我们大一辈。实际上她那个时代也就是个娃娃。 记得当时,那个哲学男老师就是西北政法大学刚刚本科毕业。在我这个读书馆迷来说,我真不把那位哲学老师放在眼里。虽然他给我评论过学期末哲学成绩99分,我阅读的书多,所以老师刚说这句话我都知道下一个他将举哪个例子。所以,说句实在话,服不了我。还有一位很崇拜,就是这位梁燕玲教授,当时她还没当到教授。可是上课随和,敢于让我们在集体观看《红十字方队》后写读后感或者影评,不过我们写的是从教育学角度出发的评价。她的方法新颖,我的学法灵活。我的作业里边说,高考就是一所医院,疗治社会许多不安。梁老师也特别赞同。“嘤其鸣也,求其友声”。我总记觉得听到了向上的声音。 梁教授的亲切表现在她敢于尝试沙龙式座谈法教学。我们英语学院学生总数少,讨论起来更能畅所欲言。轮到谁发言,梁老师一定随和的站在边上或者坐到发言者的边上,是一种鼓励,壮胆,也是一种学会倾听的大智慧。 ![]() 在上学时代,大家都说她家里情况好。总有一些八卦部的人给我们津津道来。不过,我们更关心她的纯净气质和学问家的薛宝钗风格。班级里那些常换服装的同学们确实赶不上梁老师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仿佛上帝特殊照顾派遣到人世间的精灵。 她随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读博,那是我们大学毕业后她的发展。我所看到的是她在做了基础教育好几个名师团队的指导老师。她自己的课题研究则是关于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教师培养的研究,真正给西部教育出真力气。就像兰州大学的校长一样,为人民发声。 梁教授也去过日本,教育研修历史经验丰富。她本来可以去东部沿海大学,待在西北就是屈才。不过,也算光阴不负,领导让她成为了教育管理学院的系主任。另一位韩城籍的程教授是该系的书记。他们都是我当初很佩服的人。因为程老师当时讲课清晰,实力非凡,况且在北京大学进修过两年,给我们注入了许多新鲜的知识和完美的思想。梁燕玲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学理论教学和研究,主讲了《教育概论》、《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等多门课程,善于利用开阔的学术视野,营造轻松的教学情境,并能通过学术对话,启迪学生思维,提升文化境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 百度对她的评价: 梁燕玲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学理论教学和研究,主讲了《教育概论》、《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等多门课程,善于利用开阔的学术视野,营造轻松的教学情境,并能通过学术对话,启迪学生思维,提升文化境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毕业时的留言里,有梁教授的鼓励话语。放在第一页的是王仰义老教授,他是一位祖籍山西的带翻译学课程的很认真又温和的老教授。紧跟着第二页就是梁教授的签名。梁教授的话语是温暖的,论点是温和的,总结是新颖而又专业的,直击人心,和风细雨里轻悄悄的育人,每节课都有收获,况且是沁人心脾的收获。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她对教育的虔诚,让新的大学校长张守华教授党委书记卓宇教授都支持她,业务上对她格外垂青,组织上知人善任,梁教授一定能成为一名大家。 附注:大人物里边有梁言顺,是省委书记。黑龙江省也有位女书记叫梁惠玲,我以为她就是梁燕玲教授的亲姊妹。仔细查看,发现故乡不一致,不是同一个地方的。在我们常人的眼光里,厉害人总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出现,毕竟有名门望族之说。然而,真的两位姓梁的不是一大家里的。这时,我却更相信了越是人才少出现的地方更容易产生一个意外,一个不受耽误的漏网之鱼。在不出人才的地方出了人才,梁教授,她更是灿若星辰,泰山北斗,凤凰牡丹式的大腕了。 ![]()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