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味中药——桃花

 平淡水的平凡 2025-04-02

春风拂面时,满城的花瓣像粉色的雨,可你分得清哪片是桃花、哪片是梨花吗?今天咱们就捧着一杯桃花茶,聊聊这朵被古人称作“五木之精”的奇花。桃花之名,最早见于《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记载。汉代《尔雅》称其为'旄”,取其花蕊如旌旗垂旄之态。《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令人好颜色'之效。至唐代《千金方》已将其列为美容圣品唐代《本草拾遗》始载其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述:'桃树处处有之,三月开花,红白二色,其花最易飘落,故曰桃花。'在道家典籍中,桃花与长生之说相系,《太清草木方》记载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开花,桃花是西王母蟠桃园的精灵幻化。花瓣落入人间化为治病良药。《神农本草经》将桃花列为中品,载其'利水,活血,通便'。

Image
每日一味中药—桃花

01

今日分享中药——桃花



杏 林 遗 事


Image
     据《唐六典》记载,尚食局专设'司露'女官十二人,统领三百采露宫人。每逢花期,五更鼓响时,身着素纱的宫娥便持犀角匙、琉璃瓶分赴各苑。取露手法极讲究:以丝绸滤去杂质,竹筒承接露珠,忌用金属器皿以防相克。单是贵妃每日所需,便要耗尽长安郊外三十株桃树的晨露。杨玉环'雪肤花貌参差是',据传她卯时饮露后,尚仪局安排她在太液池畔行'五禽戏',午间以珍珠粉调蜂蜜敷面,暮色中又以兰汤沐浴。用自然韵律为美人谱写驻颜曲。 江南医林流传着'桃花娘子'的传说。明代万历年间,姑苏名医叶天士路遇一女子面生红斑,以桃花配伍凌霄花、丹皮制成'三花消斑散',嘱其每日以晨露调敷。三月后女子容颜如新,邻里皆称奇。自此江南女子春日采撷桃花制成面脂,这个传统延续至今,苏州博物馆仍收藏着清代官窑烧制的桃花釉面脂瓷盒。
Image


桃花三候


Image


明代江南医家发现,清明前采摘的初绽桃花,其活血通经之效较盛开者强三成。

《淮南子》有载:'桃始华,天地气交。“古人观桃树荣枯为时令信标,将整个花期划分三候:一候桃枝泛青,树液初动;二候花苞含羞,蓄势待绽;三候落英缤纷,气归根系。

古人观天象以察时序,发现每年惊蛰前后,桃花初绽、盛放、飘零的三个阶段,恰好对应着天地阳气由萌发至鼎盛的关键转折。医家将这三个九日周期命名为'初候'“次候”“末候”,每个阶段采集的药材呈现出迥异的药性特征。

江南药农至今传承着'三候九采'的古法:寅时采花避露重,辰时取蕊纳阳气,午时收瓣存药性。北宋太医局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初候采摘的桃花需带晨露,取其生发之气,用以配制疏肝解郁的桃花散;次候花朵完全舒展时采收,晾晒后制成安神宁心的桃花枕;末候花瓣将落未落之际,则与当归、白芍配伍,成就调理气血的名方'三候汤'。


四芳

辨微

Image
春日芳菲常令人目眩,常有人分不清樱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今天教你辨别四花。

观察以下几处细节:
其一,桃花单瓣五片,基部相连成短筒,而梨花五瓣分离,瓣尖有缺刻;
其二,樱花瓣端中央有缺口,叶缘呈芒状锯齿,此为他花所无;
其三,海棠花梗细长下垂,花瓣常有红晕;
其四,桃花叶披针形,樱叶椭圆形,梨叶卵圆形,海棠叶缘波浪明显;
其五,桃树皮横向裂纹如龙鳞,樱树皮有横纹气孔。
Image

樱花的花瓣有个小缺

Image
Image

桃花是没有柄的,贴着枝条生长,而且花瓣没有小缺

Image
Image

梨花花柄较长,成簇开放
Image
Image
圆形图片请用正方形的图替换

海棠的花较小,桃花较大。

Image
Image

杏花盛开时花瓣下无叶子

Image

美食

桃花酿

Image

桃花酿

制作桃花酿酒的过程堪称与自然的对话。晨曦初露时分的花枝最为矜贵,需以竹剪轻取将开未开的花苞。老酿酒师常说:'沾了夜露的桃花酿得出月光,沐了晨光的桃花留得住朝霞。'经过七蒸七晒的古法处理,这些娇嫩的花瓣在陶瓮中与糯米相逢,发酵时的气泡声恰似春雨叩窗。待到来年惊蛰,启封的刹那,整个春天的芬芳便化作舌尖的云霞。

Image

好物推荐

Image

02


言归正传说功效

1

性味归经


桃花性平味苦,归心、肝、大肠经,如春风入体,能疏通三焦。其妙处在于'破而不伤',《千金方》载其'利宿水痰饮,积滞'。
2
功能主治
润肠通便、滋润皮肤、补血活血、美容养颜、利水消肿等。

古今验方

Image
  1. 桃花散

  2. (《外科正宗》):桃花60g+苦杏仁30g,研末蜂蜜调敷,治黄褐斑

  3. 通络饮

  4. (《饮膳正要》):干桃花2g+丹参5g,沸水焖泡,日饮两次治痛经

  5. 驻颜膏

  6. 鲜桃花200g+白酒500ml,密封三月,取浸液兑入珍珠粉敷面

《肘后备急方》用桃花末调鸡蛋清敷患处治疮疡,《扶寿精方》以桃花煮水熏蒸治疗头风。


常见配伍


Image

黄金组合:桃仁(增强活血)、茯苓(利水协同)、当归(养血润燥)与茯苓同用利水不伤阴,佐以薏苡仁则祛湿健脾。但需避与附子同用,恐增毒性反应。

古人用桃花常取'以花制花'之妙。配红花可解妇人经闭腹痛,伍茉莉能疏肝解郁,佐蜂蜜润肠通便。岭南民间有'三花饮':桃花3克,金银花2克,代代花1克,沸水冲泡,治春困头重如裹。但切记每日用量不过5克,连服七日必停。

3
用量临床

孕妇禁用!便溏者配炒白术,煎服用量3-6克为宜,超9克易致腹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