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顽匪屈多养 在民国时期,侯兆川一带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个民谣,“恶人还有恶人降,孙喜官还怕屈多养”,当地土匪恶霸盛行。 屈多养,侯兆川三郊口凤凰山人。早在1927年,他同当地人屈多昌、聂文泗、赵广汉、阎多章结拜为“五合堂”,在家乡三官庙、三山垴、小北岭 开办毒品加工厂,销往山西陵川、晋城、河南林县、辉县、新乡等多地,年获利10余万,成为当地首富。他购买枪支,豢养家兵,强买强卖,霸占土地,横行乡里。 屈多养因制贩毒品,曾一度被国民党40军军长庞炳勋悬赏缉拿,屈闻风携巨款潜逃。待风声过后,屈又回到故乡,停止了毒品买卖,拉起了一支地方土顽武装。 1938年2月,辉县城沦陷,屈多养搖身一变,投靠在国民党第一战区下属抗日游击司令兼军统河南站站长刘艺舟名下,任第一支队司令,打起了抗日旗号。 1938年7月,八路军太南特委派出 “豫北工作团”到达西平罗村,在侯兆川开展抗日工作。当时国共两党两军尚能团结协作,一致对日。 1939年1月下旬,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重点由抗日转向反共,不断制造反共磨擦。盘踞在侯兆川的屈多养顽军,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阳奉阴违,表面上支持工作团的工作,暗地里却处处出难题、设障碍,搞摩擦。 1939 年3月,当太南独立游击支队(即赵、涂支队)一分队,协同河北民军朱程部队在侯兆川一带开展对日游击斗争如火如荼之际,国民党开始明里暗里制肘,屈多养更是处处作对,破坏对日斗争。赵、涂支队和朱程部队联合起来,决定教训顽匪屈多养,结果屈部被打的落花流水,只好从西平罗逃往相邻的山西省陵川县。 4月, 屈多养又投靠阎锡山,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二战区抗日游击大队,担任司令,大肆招兵买马,很快由原来的800 余人,扩充为3 个大队上千多号人。其第一大队和司令部驻在陵川县东部的冶头村,第二大队驻在古郊村。继续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他不行,制造磨擦他逞能。 抗日军民决心除掉屈多养这股顽匪。 1939年8月4日,驻扎在陵川县的八路军太南独立游击支队第一大队800 余人,在平城自卫队等地方武装配合下,于下午2时,突然包围了屈的驻地冶头村。 八路军太南支队一连指导员带领数名战士,以联系号房为名,进入屈多养司令部,对屈极力颂仰,哄得其心花怒放,毫无戒备,还乐哈哈地将指导员一行送到村口。 待屈多养转身返回时,一名八路军战士挥起大刀,朝屈多养的头颅劈去,屈受重伤,急忙逃跑,因慌不择路,滚落崖下,当场毙命。 很快,屈匪司令部被八路军迅速一窝端掉。 同一时间,太南支队另一部包围了驻扎在陵川县古郊村的屈匪第二大队人马,经过激战,匪大部被歼,大队长聂文泗带伤潜逃。缴获机枪4 挺、步枪百余支、战马数匹。 屈匪副司令徐子俊侥幸躲过这次围歼,带领残部仓皇逃到辉县石门一带(今上八里镇)山上,尚立足未稳,就被随后紧追而来的华北抗日民军朱程部队一网打尽。 屈多养顽匪彻底覆灭了。为共产党在侯兆川开展对日斗争,巩固抗日根据地,扫除了一大障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 “磁武涉林”战役与我党“太南撤军”。 屈多养顽匪部 被歼灭示意图 屈多养匪首(网络) 河北民军第四团团长 朱程 朱程烈土简介 朱程(1910~1943.9.28),浙江平阳县矾山镇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朱程回国抗日,任国民党张荫梧部河北民军第4团团长。 1939年7月在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大会上,朱程揭露了张荫梧假抗日的罪行,宣布脱离河北民军。8月,八路军总部命令,将河北民军第4团改编为华北抗日民军,朱程任司令员。9月,经朱德介绍,朱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加共产党后,朱程抗日又屡建奇功。 1943年6月,朱程调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奉命到山东曹县地区开辟新区。9月,日伪军集结万人,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28日,日伪军合围曹县的王厂地区,朱程率部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激战7小时,壮烈牺牲。 2014年9月,朱程被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以轿顶山为中心的沙窑、后庄、南寨、黄水一带侯兆川西侧深山区,始终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辉县南太行侯兆川一带抗日根据地抗日斗争历史研讨会 |
|
来自: laoxuesheng > 《辉县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