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家骏 / 口述 杨建华 / 整理 梁 剑 / 撰稿 ![]() 百年前的汉中 第二章:汉中十二年 ——从《本草纲目》《十才子书》 到《苔丝姑娘》与莎士比亚 (1938~1949) 五、表哥和表姐 1 说到了姨太太啊,我就不由得想再一起说说一样也和我毫无血缘关系、但却感觉密切,并让我牵挂一生的表哥和表姐,而他们两人之间呢,更是原来根本就不认识。 表哥冯宝庚十岁出头就死了母亲,便离开老家宁波到上海投靠他做生意的父亲。我父亲呢和他父亲冯子鹏呀是朋友,见这对父子孤单,就介绍了一位族妹、也就是我的姑姑给他,并从河北农村老家领着这位桂兰姑姑去上海和冯子鹏结了婚。就这样啊,他父亲呢成了我的姑父,他也就成了我表哥。桂兰姑姑后来生了表妹(这个和我有血缘)呀,就开始对表哥很不好了,据说还把他亲生母亲的照片呀钉在马桶盖里。我父亲知道后很难过啊,觉得这个事情他有责任呀,就把表哥领回了河北农村我家里。我母亲呀很同情与疼爱这个表哥,就给他做了新衣裳,又纠正他那一口没人听得懂的宁波话。后来我父亲去了洛阳军校工作,次年母亲带我们孩子们赶去洛阳团聚,一路上多亏了大一点的表哥照料我们。在洛阳呀,表哥先是在家里同我们玩,帮着看看小妹妹。我六岁多上小学了,他十四五岁了,又不能上小学,父亲就给他找了个在军乐队吹号的工作。这样啊他就自己有了吃住的地方,每月呢还有两三块大洋的零用钱。表哥每到星期六回家来呀,总会买点东西提着。母亲啊见他穿的制服太长、太大,便给他改得合身些。表哥酷爱看书,他的小楷字写得工整而漂亮。就这样过了一两年,抗日战争爆发了,表哥再次随我们全家一路颠簸到了汉中,这次呀父亲又给他在部队上找了个当抄写员的工作。 日本飞机呀对汉中城也是狂轰滥炸啊,我们家呢就搬到汉中城东南的巴山脚下。在附近的山坡上有一个大庙,就是有名的圣水寺,离我家大概有二里路远,刚好表哥所在的机关就迁入了这座大庙。表哥星期六和星期天以及有空的时候呀,就回家来帮忙干活。我父亲呢是在城里工作,也不是每周假日都回家,那么家里有些体力活如扫院子、买柴火等等,这就都由表哥干了。母亲那时因为连年颠簸、体弱多病,把弟弟都送到好几十里外的奶妈家了,接着又请奶妈的大女儿来我家帮着洗衣、做饭。这样呀我就把奶妈的大女儿叫“姐”了。当地人啊把亲属中同辈人都叫“老表”,自然就称年长的女姓为“表姐”了。表姐也随着我与弟弟妹妹把我母亲叫“娘”,原本当地人称女长辈叫“孃孃”,听着也差不多。 就这样啊,我十八岁的表哥啊就认识了这个十五岁的表姐。我那时呀还在马家嘴小学上学。 2 我表哥啊那时中等身材,皮肤白皙,人长得清秀、又有南方人的细致,办事认真而有条理。他人很腼腆,见了生人也没话,在父辈们面前啊总是彬彬有礼,从不插言接舌,认识的人们都喜欢他,还有人开玩笑说他象个大姑娘。背过大人呢表哥对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啊很爱护,常小声讲傻女婿之类的民间笑话给我们听,逗得我们都哈哈大笑。 表姐啊就不同了:她人长得健壮,黑红的圆脸上有两道粗眉和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平时呢也不正眼看人,她要认真盯你呀,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一样。似乎表姐来的头半年呀,他俩就没有搭过腔、招过嘴,后来忽然无意中我发现他俩就总有说不完的悄声细语了。有一回春节前啊,父亲按孩子们脚的大小,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双新鞋。表哥呢端详了半天才穿上,走来走去试个不停,又挺挺腰,好像自己长高了似得。表姐那是从没有穿过这么漂亮的鞋啊,大姑娘嘛又爱美,她又找出了刚来时母亲给她做的那身花衣一并穿上,还特别请同院的大婶品评一下。大婶啊咂着嘴微笑地说:哦哟哟,啧、啧、啧啧,这乡下幺妹一下子变成城里小姐了。表姐笑着捂嘴跑开了。不过做饭时啊表姐又把衣服和鞋子都仔细的收藏起来,要等大年初一再穿。 晚饭后啊厨房里飘出来煮腊汁肉的阵阵香味,我想去弄块尝尝。厨房里水蒸气笼罩得墙上的桐油灯影影绰绰的,黑暗中只有灶口映出的红光。除了煮肉的咕嘟声,一切静悄悄的。其时呀,灶前的矮长凳上,表哥与表姐并排无声的坐着,都呆呆地瞪着灶膛,不时地拨弄一下柴禾,火光把二人全映得比关公的脸还红。蓦地看见我进来掀锅盖,表姐慌忙站起训斥我:还没熟呢!都快上高小了,还这么馋?我回头再看时,不知何时表哥已去了上房。 一个风清云白的秋天,表姐啊带我去看表哥。我们走到大庙前,先爬了二十多级台阶,才上到山门口。山门左右庙墙外绕庙的山坡小路边上,长了水桶粗、弯曲的一溜柏树。一进庙一股桂花的清香扑鼻,一株七八个人都抱不住的大桂花树把整个院子笼罩得清幽而香气袭人。有人说啊这是萧何亲手栽种的。表哥住在偏院里,进了桂树旁的圆门,来到禅房。一明两暗的房子,外房是办公室,表哥住在里间。偏院的其他房子,也都是机关占用着。庙里的和尚都住在后院,和偏院不相通。在表哥简朴的住房里,表姐同他说话,我趁机去前院和大殿转着玩。这座庙与我见过的其他庙一般样,不同的就是这株满庭芳的汉桂,它的花不是通常的四瓣,而是五瓣。另外还有庙侧与前院分布有五个涌水泉,泉分五色,偏殿也有五位各色的龙王塑象,佛教寺庙里的竟有道教的神仙,因此这庙呀就叫“圣水寺”,我们住的这一带呢就叫“灵泉乡”。这时表哥与表姐已走到前院了,找我一同去庙后右边山坡上的亭子玩。山不高,一会儿就爬上去了。从亭子里可以看到远处蜿蜒闪光的汉江,看到十多里远苍茫迷蒙的汉中城里天主堂高耸的钟塔。我玩累了,不知不晓就靠着亭椅睡着了。我再醒来,见表哥与表姐正从更高的山冈上朝亭子慢慢走来,表姐手里还有一束采得的野花。我们告别了表哥往回走,一路上表姐高兴得一直在小声哼歌,我边走边拾石子投向稻田远处的鹭丝。我跟在表姐后面走着,不经意地拍掉她脊背上的草屑。 我小学毕业那年,日本飞机不再来轰炸了,反而是由四川飞来的美国机群会越过头顶飞向东北方去轰炸日本人了。这样,我家就离开住了四年的山麓农村,迁回汉中城里,这也便于我们走读上中学。父亲呢觉得替表哥未来着想,不能总当缮写员呀,但表哥只在宁波念过三年小学,这时人也二十出头了,不可能读普通的正规学校,就让他考入了军官学校。这时表姐嘛也十七八岁了,母亲有意作媒把她说给表哥,但父亲以为表哥刚去了军校,此事应该从长计议。这时弟弟也早已离开了奶妈家,奶妈家呢也需要人手,就这样,表姐来城里卖豆腐的父亲便把她接回去了。 从此,表哥与表姐再也没有见过面。 (未完待续) 述主简介: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世界文学名著选读》(5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后成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版《马家骏文集》精装五大本。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