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庆施主持升旗典礼 解放初期,南京市是直辖市。1949年5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同年9月28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次日,南京的《新华日报》就公布了国旗的图案。由于首都北京的开国大典在10月1日下午举行,南京的首次国旗升旗典礼安排在翌日举行。 10月2日清晨6时,市信号台发出信号,南京全城鞭炮齐鸣,国歌激荡,各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工厂、商店、住户纷纷悬挂起五星红旗。全市升旗典礼的主会场设在新街口广场,尽管天空下着雨,升旗仪式如期举行,南京各界代表100多人出席,观礼群众在雨中昂首肃立,整个现场显得分外庄严。由于当时南京市市长刘伯承负有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的重任,并已赴北京参与筹建新中国和出席开国大典,南京第一面五星红旗遂由主持市政府工作的副市长柯庆施升起。柯庆施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在这里举行升旗典礼,表明着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脱离了三千年的封建压迫、百年来的帝国主义压迫、三十年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我们的国旗象征着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驻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机关和中共南京市委机关等均举行了专门的升旗仪式。 柯庆施是第一位见过列宁的中国共产党人,因为有解放战争后期接管和治理河北石家庄的经验,受命主政刚解放的南京。他早年曾在陶行知的帮助下赴南京读书,并在此学习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1920年,他曾深入南京的工人中进行社会调查,撰写了《南京人力车夫底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发表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办的《劳动界》第十二册上,启发工人的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年10月,他成为刚建立不久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团员,堪称南京最早投身共产主义的革命者之一。如今,由他主持升旗典礼,似乎是历史的有意安排了。 升旗老照片差点消失 时光流转到2011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纂的《中共南京历史画卷》一书出版,首次披露了1949年10月2日在新街口广场举行国旗升旗典礼的照片。只见照片中,柯庆施微微仰首,神情庄重,双手交替拉绳,徐徐上升的国旗正迎风舒展。不远处肃立数人,有的身穿雨衣,有的头戴斗笠。这一瞬间抓拍到的现场画面,形象地记载了南京首次国旗升旗典礼的历史时刻,其真实感让观者如同身临其境。 1949年10月2日清晨,在南京新街口广场,南京市各界代表100余人冒雨举行首次国旗升旗典礼,副市长柯庆施升起了南京第一面五星红旗。(晓庄提供) 这幅照片是由当年《新华日报》记者拍摄的。可能由于照片中左前侧有一伸出的手臂,国旗上的五角星也没有拍到,影响了照片的整体效果,所以当时未能公开发表,与其他报废底片一起被弃置。细心的女摄影记者晓庄发现后,爱惜地捡回家收藏起来。 数十年后,市委党史办向已成为女摄影家的晓庄征集新中国成立后的南京新闻老照片,使她意识到这些底片的重要价值,于是开始着手整理。2011年,笔者因参加主编《中共南京历史画卷》再次造访晓庄老师时,意外获得了她刚刚整理出来的这张照片。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张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南京首次国旗升旗典礼的老照片。尽管照片画面成像不够清晰,但其历史价值弥足珍贵。 升旗广场的变化与辉煌 新街口广场原为民国首都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也是市中心交通枢纽。由于场地开阔,偶尔会开展一些政治活动,做些政治宣传。如1946年,国民党政府举行抗战胜利后的还都庆典时,曾在新街口四角分别矗立中、美、英、苏四国领袖的巨幅画像。 1949年10月2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响应世界和平大会保卫和平的号召,南京军民50多万人举行盛大游行。图为游行队伍在新街口广场。 1949年10月2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响应世界和平大会保卫和平的号召,南京军民50多万人举行盛大游行。图为游行队伍在新街口广场。 南京市为了在1949年10月2日举行首次国旗升旗典礼和庆祝开国大游行,对新街口广场做了一些临时性的改造。广场南面的喷水池后树立了一根高大旗杆;广场中心搭建了13米高的被称为“和平堡垒”的塔楼,以响应世界和平大会保卫和平的号召。塔楼上方四面分别悬挂领袖画像,南面是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北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东面是列宁的画像,西面是斯大林的画像。广场原有的面朝北方的孙中山铜像在塔楼北侧。塔楼顶端四角插着4面五星红旗,中间安放了4个高音喇叭。广场四周排列着解放军缴获的国民党军队的美制火炮。当50万军民组成的游行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新街口时,在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依次欢呼着绕行广场,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换了人间”的新时代的到来。 此后,新街口广场成为南京市的政治集会场所。临时搭建的塔楼先被拆除,后在国庆节时恢复,其上加高一层,顶部四面贴有竖向排列的国旗图案,领袖画像也重新布置,毛泽东像在东面,正对日出方向。上世纪50年代中期,塔楼被改造成永久性的塔式检阅台,建筑风格选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式样,造型典雅秀美。塔台东面上书“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西面上书“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万岁”(后改为“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南面高悬毛泽东像,孙中山铜像仍安放在塔台北侧。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破四旧”的狂潮中,孙中山铜像被移至中山陵妥为保护,而古典式样的塔式检阅台被拆除。 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作为南京市中心的新街口广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几经改建,更加壮美。因为这里是南京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见证着南京城解放后的沧桑巨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