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比你想的更容易。 实际上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冥想,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 它只需要保持觉知。 我觉知到自己的愤怒/悲伤,我与它共处。 对一切现象保持中立观察:不追求愉悦体验,也不逃避痛苦感受。 觉察当下,不迎不拒。 所谓冥想的本质就是觉知, ——觉知就是清楚自己正在想什么、感受到什么、做什么。 这种“知道”本身就是觉知。 我觉知到自己的愤怒/悲伤, 我与它共处。 很多人误以为冥想必须刻意放空大脑、停止思想、集中注意力,这些其实都是误解。 真正的冥想不需要刻意制造特定状态, 不必追求平静,只需要简单地保持对当下发生之事的觉察。 觉察身心现象的本质(如无常、无我),超越对痛苦或快乐的执著。 通过觉察消解对抗,让情绪自然转化。 觉察当下,不迎不拒。 这就是冥想。 当然过程中会有各种念头冒出来:待办事项、要讲的话、工作期限、担心效率、怀疑做法是否正确…… 这都很正常。 一个焦虑念头冒出来往往导致连锁反应:'哦原来我担心这件事啊' —反复强化焦虑情绪,最终演变为'为焦虑而焦虑'。 想想看我们怎样对待松动的牙齿:明知触碰会疼,还是每隔20秒就去舔一下,不断加深痛苦记忆。 唯有通过冥想训练旁观思绪,才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式。 大脑生成念头就像肺呼吸,不是错误,只需学会不纠缠其中。 让念头如云飘过天空,不追逐也不驱散。 仅如镜子般映照事实。 每天都是我们逝去的一天, 但每一天也是我们重生的一天。 吸气,我回到当下。 呼气,我安住当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