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肾病(CKD)患者中,继发性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THPT)是常见的并发症。尽管药物治疗是首选,但许多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生存率降低。近期,在2025年世界肾脏病大会(WCN)上,来自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放射性核素显像预测CKD相关HPT药物反应的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背景迄今为止,对于SHPT/THPT患者,除了透析患者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1000 pg/mL外,尚缺乏其他标志物来提示何时应进行手术干预。 方法研究回顾了2023年在朱拉隆功纪念医院接受Tc-99m高锝酸盐/Tc-99m MIBI甲状旁腺扫描的所有CKD患者的医疗数据。研究分析了区分药物反应良好和反应不佳的因素。药物反应良好的定义为:在6个月内无需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的情况下,PTH水平降至非透析患者<65 pg/mL或透析患者<585 pg/mL。 结果研究共纳入41例患者,其中46%为透析患者,44%为肾移植受者。对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初始PTH水平较低(290±310 vs. 1176±1311 pg/mL,p=0.002)。早期Tc-99m MIBI摄取强度较高的患者后期出现药物低反应几率更大,无论是二分类(阴性/阳性染色,p=0.028)还是多分类(阴性/弱阳性/强阳性,p值0.045)分析均显示这一趋势。在非透析亚组中,初始PTH水平不能预测药物反应,但所有扫描呈阳性的患者均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PTH水平。
编者说研究亮点该研究回顾了2023年在朱拉隆功纪念医院接受Tc-99m MIBI甲状旁腺显像的CKD患者数据,旨在探讨哪些因素可以区分药物反应良好和反应不佳的患者。研究发现,早期Tc-99m MIBI摄取强度较高的患者更可能对药物治疗无反应,尤其是在非透析患者中,所有显像阳性的患者均未能通过药物控制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 创新性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