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心理咨询诊所 2025-04-02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这是2025年初,央视播出的《重返三星堆2》纪录片。关于三星堆的迷团有很多,每一个迷团都另现代人很困惑?

所站的方向不同,看到的东西面貌也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现在的解决办法无非来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是祭祀?就是战争?再就是灾难说?

甲骨文字整句整篇破译,将会以“与众不同”的视角来试着破解一些关于“三星堆遗址”的迷团。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这是2023年底,央视发布的最新的“甲骨文字破译”,破译理解为“商王打猎”的故事。这种生僻字的破译,主题不明的破译,殷商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靠猜测的破译,是现在的现状,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癸巳卜,削鼎(记):询问祸?

王占曰:乃此夜有秧!

悦!果

甲午,王妹遣乳子“臣”,驱车马,我捧,王舆,籽樱亦坠。

癸亥卜,削鼎:询问祸?

王占曰:夜有禾鼓。

五日,丁卯,子曰:乃不悦,果不囚。

癸酉卜,削鼎:询问祸?

王二曰:凶

王占曰:余有秧有痻(没长成的瞎稻籽)

五日丁丑,王宾之中,口要将生,听着,十月?

丁卯,见子“寅”入,祖羌十。

癸未卜,削鼎:询问祸?王占曰:妹乃此有秧。

六日戊子,子弓囚一月。

王占曰:有秧。八日,庚戌(10月17日),有浮云,自东窗见太阳(直到这时仍然有人提出这是“大日”),有出虹,自北落于河。

(详细的破译可以参见:《这么多文字刻在一片甲骨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文)

此篇甲骨文反正面共计约二百多字,在“甲骨文”中可谓是“鸿篇巨著”,重新通俗易懂的“逐个字”破译以后,可以说是主题明确、时间连续、事物描写详细,只要是识字的中国人,初中以上的文言文基础,都可以通过这些“甲骨文”的重新破译明白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现在的“甲骨文字破译工作”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此时并不是普通人所认为的:甲骨文“单字”破译的深水区,所谓殷鉴不远,复辙具存,而是可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甲骨文整句整篇破译”的深水区。中国古文字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是通俗易懂的,并且一脉相承的传到了今天。

甲骨文字破译与众不同,破译中国古文字的底层罗辑有三块基石:

一、中国古文字是通俗易懂,一脉相承。

二、殷商历法(合集37986)与“祖冲”《大明历》与现历法的准确衔接。

三、甲骨文“询问祸”一句中“问”字的重新破译和理解。

(参见《整句整篇破译“甲骨文”的三块基石》一文)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可以看到整个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演变发展脉络是非常清晰和完整的。只不过是在“时间”的认知上有所差异。影响时间点认知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原因之一就是公元前是没有西历纪年的,这种公元前的表述方式很难适应中国的远古社会的时间表述。

第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基准时间点:武王征商的时间点:竟然出现多种观点,现仍然争论不休,不能统一确定。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怨,在不捨小过,患,在不定预谋,争,在破译之不明。

详细的校正破译参见《武王伐纣时间点的校正》一文:

武王征商为甲子朝,岁顶。

克:昧爽。

又赏:辛未,王在东间以赐。

又使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结合《竹书纪年》《史记》等文献,现准确校正出武王征商的时间点为:负1050年辛卯(周武王十二年),甲子日的早上,昧爽时。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并不是在“公元前841年”,而是提前至“负1050年辛卯”,甚至是“负1066年乙亥”。

而还不能准确实证的纪年,就可以推算至:负2457年甲子,距今约4482年。这一年为:黄帝纪年的开始。

《史记》: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仰韶:仰望崤山),而娶于西陵(现彬州和庆阳一带)之女,是为“嫘祖”(被尊为天蚕娘娘)。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其后皆有天下:

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长江)。

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现巴中通江诺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黄帝崩,葬桥山(葬崤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世界上并没有其他的文化可以做到这样远古的信息,可以使用文字记录得这样的详细,只是有些人不自信,而产生怀疑。

就这样“昌意娶蜀山氏女”的这个时间,就可以推算出是在距今:约4482年至4382年之间。而这个时间点恰好与“三星堆遗址”的上限时间:距今4400年是吻合的。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关于“三星堆遗址”的上限时间点的确定:

三星堆遗址的碳14测年可参考:

陈显丹1989年发表在《南方民族考古》的文章:三星堆文化层共16层,碳取样是从有文化特征的14层取的,15层和16层文化特征不明显,没有取样。一期为16层至13层,时间为4740年至4070年。二期为4070年至3600年。三期相当于商代中期。四期相当于商末至周初。因为90年代前碳14测年技术还比较落后,误差较大,三星堆文化上限的问题后来讨论过很多次,在2022年对外通气会上,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研究员,就给出了新的修正观点:三星堆文化上限即距今约4400年。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并没有阻止外界与蜀地,蜀地与外界的沟通,也就是说“蜀道难走”,但是并不是绝对的过不去。这些蜀道的名字:金牛道、米仓道、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荔枝道,都与蜀地有着联系。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史记五帝本纪》: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女,曰:昌仆(如昌意的仆人一样,隐义为两口子感情很好)。生高阳(楚国先祖)。

黄帝崩,葬桥山(葬崤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穷尽一生养蚕之意)。

穷蝉有子敬康,女:女修。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脩 )。

就这样以上信息均可以佐证:距今约4400年前,“三星堆遗址”的发家史成为蜀地首富,就是昌意所娶的蜀山氏女的部落,也是向黄帝正妃“螺祖”学习养蚕、获得绞丝、织绸之后的结果。

接下来是金沙遗址的碳14测年数据:

引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施劲松《解读金沙》:

金沙报告主要依据陶器组合和演变将祭祀区遗存分为六期,各期又细分若干段,推测年代为距今4000年至距今2500年前后,文化序列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类型→十二桥文化类型→新一村文化类型。

碳14数据基本上是接续“三星堆遗址”,说明“金沙遗址”是从距今4000年至3200年的“三星堆遗址”中分离出去的一支。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蜀蚕业氏,昔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於蜀,历夏商周至蚕业,嗣为蜀侯,周襄王时称王,治瞿上(今双流县瞿上乡有蚕业城)。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国人从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皆蚕业氏之子。

三星堆之迷的破解(一)时间之迷?——甲骨文字破译

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人与焉,尚书牧誓:庸蜀羌髳是也。有周之世恨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业,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又次王曰:杜宇,始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治郫邑或治瞿上。

蜀一直为侯伯,至周襄王时蜀侯蚕业才始称王,接着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又次王曰:杜宇。所以“蚕丛及鱼凫”已经是周襄王时期了。

周襄王元年:负651年庚午,襄王(名郑)

元年庚午,晋献公卒,立奚齐,里克杀之,及卓子,立夷吾。

在位33年:

负619年壬寅,三十三年,王陟。

也就是说“蚕丛及鱼凫”的上限:距今2676年至2644年之间。

所以三星堆遗址的上限为4400年,掩埋时的下限为3075年左右,刚好对应接近的是殷商“妇好”的下葬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