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循天园 2025-04-03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与绝经期生理相关的症状,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情志异常、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皮肤感觉异常、倦怠乏力、腰脊酸软、记忆力减退或伴月经紊乱等。笔者临床应用经方治疗此病,效果良好,现将验案整理分析如下。

王某,女,47岁,已婚,2023年6月20日初诊。主诉:烘热汗出1年。近2年月经紊乱,月经停闭4个月余,烘热但怕冷,汗自出,遍及全身。烦躁易怒,头痛,目眩,心悸,心神不宁,体倦无力,易惊,肌肤麻木,肤似蚁行,纳可,入睡困难,眠浅多梦,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细涩。长期服用谷维素、更年康等药,未见好转。曾行心电图、B超检查多脏器,均未发现实质性病变。既往月经周期规律,剖宫产1女,2次人工流产。

诊断:绝经前后诸证(心肾阳虚,瘀阻营卫)。

治则:补肾益心阳,化瘀调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黄芪30g,生姜8g,白芍10g,大枣10g,桂枝6g,紫河车10g,酸枣仁10g,炙甘草5g,浮小麦30g,煅牡蛎20g,生龙骨20g,巴戟天10g,丹参10g。7剂,水煎服,早晚温服。嘱患者调节心情,清淡饮食。

6月27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汗出明显缓解,眠转安,仍有烦躁,舌质淡,苔薄,脉弦细。

守上方去酸枣仁,加百合10g、合欢花15g。7剂,煎服法同前。

7月4日三诊:诸症明显好转,精神佳。继续调治半月告愈。

 《金匮要略》指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女性更年期之时,肾气渐衰,冲任脉虚少,精血日渐不足,血虚则肌肤麻木,体倦乏力;天癸渐竭,肾气不足,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则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心血不足,化血衰少,则心悸易惊,甚则情志失常。方中黄芪益气固表,补益卫气,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补血。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二者相须为用可调和阴阳。丹参养血活血,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炙甘草、大枣助脾养血,补益津液,滋润五脏,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心、温通化瘀、调和营卫之效。(刘东阳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