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中医张先生:升清降浊,升降散屡建奇功。“杂气”是温疫的主要病因,有清有浊,从口鼻入三焦。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致使三焦气机失畅故出现种种病证。治疗上强调“升清降浊”,代表方即为升降散。...

 东山威夷 2025-04-03
升清降浊,升降散屡建奇功。“杂气”是温疫的主要病因,有清有浊,从口鼻入三焦。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致使三焦气机失畅故出现种种病证。治疗上强调“升清降浊”,代表方即为升降散。所创十五首方剂,均本于升降理论,意在“升阳中之清阳,降阴中之浊阴,如是则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应指出的是,治疗温疫的十五方,侧重点不同,药量不等,临床上应根据病倩轻重缓急而酌情选用。大意为:“轻则清之,神解散、清化汤、芳香散、大小清凉散、大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八方;重则泻之,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六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升降散地位可见一斑。其实,其所创新方,多是以升降散为基础。而大柴胡汤、承气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等,也是本于升清降浊之旨,合于辛凉透邪、清热解毒、攻下逐秽、导赤泻心、清补兼施。
温疫初起,当辛凉透邪,但因温疫毒火炽盛,故需要配以苦寒之品,以清热解毒。“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户,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可见杨栗山非常重视“解毒”。杨栗山还用大黄、黄连作为逐秽之主帅,为降阴中之浊阴所设,配以升阳中之清阳之辛凉透达药物,正合温疫“急以逐秽为第一要义”之总旨。  
升降散方义,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杨栗山考证本草,“而知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僵蚕有升清的作用。“其性属火,兼土与木,老得金水之化,僵而不腐,温病火炎土燥,焚木烁金,得秋分之金气而自衰,故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取象比类,僵蚕又有辟秽解毒的作用。而蝉蜕“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出粪土之中,处极高之上,自感风露而已”。也是取其象,描述它的升清之力。姜黄和大黄,苦寒通下,四味药配伍,故能升清和降浊。可谓中医认识药物功能思维方式的体现。 
升降散之所以能在临床上取得广泛的疗效,是因为它体现了一大治法,“升降出入”,通过升降出入,调理气机,符合赵绍琴先生的学术观点,“火郁发之,热郁达之”。即治疗发热性疾病,讲究“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强调清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