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 Medicine:184个国家因含糖饮料导致的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负担

 昵称69125444 2025-04-04 发布于广西


Journal Club  

Share, Enjoy and Progress Daily


Nature Medicine:184个国家因含糖饮料导致的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负担

Burdens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 184 countries

Lara-Castor L, O'Hearn M, Cudhea F, Miller V, Shi P, Zhang J, Sharib JR, Cash SB, Barquera S, Micha R, Mozaffarian D; Global Dietary Database.

PMID: 39762424 [IF=58.7]


Article Presentation

【研究背景】

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SSBs)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密切相关。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SSBs对健康的影响,但全球范围内关于SSBs导致的T2D和CVD疾病负担的全面评估仍然不足。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分析1990年至2020年间184个国家的数据,评估SSBs对T2D和CVD的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负担,并进一步按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城乡居住地分层分析,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①SSBs数据来源与纳入标准:SSBs数据来源为全球膳食数据库(GDD)联盟成员提供的膳食摄入调查及公开数据,包括全国代表性调查、非代表性调查、区域调查等。数据收集时间为1980年至2018年,涵盖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本研究中排除了有明显选择或测量偏倚的研究(如特定疾病人群或职业群体)。

②研究设计:采用比较风险评估(CRA)模型,估计全球20岁以上成年人因SSB摄入导致的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CVD)负担。该CRA框架不使用生态学相关性,而是基于独立的证据链,包括先前荟萃分析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汇总分析中的年龄调整病因效应,这些效应包括SSB对2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中风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体质指数(BMI)介导的作用,并由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输入参数包括SSB摄入分布、最佳摄入水平、SSB与疾病的病因学效应、BMI分布、疾病负担数据等。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量化不确定性。

③SSB摄入量估计:SSB定义为含糖≥ 50 kcal/8盎司的饮料,不包括纯果汁、无糖饮料和甜牛奶。使用贝叶斯分层模型,估计185个国家估计264个人群分层(国家×年龄×性别×教育×城乡)的SSB摄入分布。假设摄入量分布服从伽马分布,通过线性回归估计标准差。

④SSB与疾病关系:直接效应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调整BMI等混杂因素。BMI介导效应通过SSB摄入与BMI变化的关联,进一步估计BMI对T2D和CVD的影响。同时考虑代谢风险因素随年龄变化的年龄特异性相对风险。

⑤BMI分布数据:来源为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协作组(NCD-RisC),基于全国或次国家级调查的实测身高体重数据。并按国家、年份、年龄、性别、城乡居住地等进行分层。

⑥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为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包括T2D、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进一步按教育水平和城乡居住地分层,以匹配膳食数据。

⑦统计分析方法:使用人群归因分数(PAF)量化SSB摄入对疾病负担的贡献。计算年均变化率(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分析1990年至2020年SSB归因负担的变化。

【研究结果】

①全球疾病负担:2020年,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SSBs)导致220万例(95%CI:200万–230万)2型糖尿病(T2D)新发病例和120万例(95%CI:110万–130万)心血管疾病(CVD)新发病例,分别占所有新发病例的9.8%和3.1%。此外,SSBs还导致1,250万心血管代谢疾病相关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其中T2D占500万(6.9%),CVD占760万(3.0%)。image.png

Fig. 1 | Incidence of T2D and CVD per 1 million adults attributable to SSB  intake among adults (20  years) in 184 countries in 2020.

②区域差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SSBs相关疾病负担最高,T2D和CVD的新发病例分别占24.4%和11.3%。撒哈拉以南非洲紧随其后,T2D和CVD的新发病例分别占21.5%和10.5%。东南亚和东亚的负担最低,T2D和CVD的新发病例分别仅占3.1%和0.6%。

③人口学差异:

i)性别:男性因SSBs导致的T2D和CVD负担高于女性。

ii)年龄:年轻成年人(20-29岁)的SSBs相关疾病比例最高,尤其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年轻人,T2D占比高达43.7%。

iii)教育水平:高教育水平人群的SSBs相关T2D负担更高,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

iv)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SSBs相关疾病负担显著高于农村居民。image.pngimage.png

Fig. 2 | Incidence of T2D and CVD attributable to SSB intake by key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t the global level and by world region in 2020.image.png

Fig. 3 | Proportional incidence of T2D and CVD attributable to SSB intake  among adults (20  years) jointly stratified by world region, area of  residence and education level in 2020.

④时间变化趋势:从1990年到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SSBs相关T2D和CVD负担增幅最大(分别增加8.8%和4.4%)。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高收入国家的负担略有下降。在人口最多的30个国家中,哥伦比亚的SSBs相关T2D病例增加最多(每百万成年人增加793例),而土耳其的负担下降最显著。image.png

Fig. 4 | Change in proportional incidence of T2D and CVD attributable to  intake of SSBs among adults (20  years) from 1990 to 2020 by world region.image.png

Fig. 5 | Change in incident cases per 1 million adults of T2D and CVD  attributable to SSB intake among adults (20  years) from 1990 to 2020  among the 30 most populous countries.


Discussion and Thinking

本研究系统评估了SSBs对全球T2D和CVD的负担,揭示了显著的区域和人群差异,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需采取多维度干预措施,包括政策监管、健康教育和社会经济支持,以减少SSBs消费及其相关疾病负担,特别是在高负担地区和年轻人群中。

【参考文献】

Lara-Castor L, O'Hearn M, Cudhea F, Miller V, Shi P, Zhang J, Sharib JR, Cash SB, Barquera S, Micha R, Mozaffarian D; Global Dietary Database. Burdens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 184 countries. Nat Med. 2025 Feb;31(2):552-564.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